返回

第250章 老骥伏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50章 老骥伏枥 (第3/3页)

,轻轻擦去她脸蛋上的泪痕,又把乱了的发丝拢到她的耳后,这才温柔的说道:“我也不知道,也许会吧~”

    说罢,他便松开华萤的手,踩着马镫翻身跨上去,扯着缰绳转了过来,再次对望着自己的沧州朋友们拱手说道——

    “能遇到诸位,是凌某此生之幸,我会永远记住大家的!山高水长,江湖路远,我们有缘再见!”

    说罢,他毅然决然的调转马头,拍了一把马屁股,蹄声响起,溅翻泥土,一骑绝尘。

    华萤立在风中,望着凌晨渐渐远去的背影,这段日子所经历的画面不断在脑海中一一闪现:

    钱记当铺的意外碰撞,百草堂口的仗义相帮,城南畜栏的桀骜张扬,山神破庙的月下残墙。

    看惯了长风,吹动你英勇的头发。

    哭也欢乐,悲也潇洒。

    只是我的心一直在问,

    用什么把你永久留下。

    沧州南城门,刘老爷被石捕头一巴掌拍醒后,才从表弟哆哆嗦嗦的话语中清晰的得知:他们哥俩前些日子敲诈的不是什么狗屁采诗官,而是大郑殿前都点检、当朝重臣临颍郡公。

    对了,听说他早年还救过陛下和太子的驾。

    刘老爷觉得,自己还能活着,应该是祖宗把这些年在地府积攒的人脉全用上了。

    从此以后,沧州城多了一位修桥补路、广施仁义的刘大善人,和一位嫉恶如仇、锄强扶弱的石姓捕头。

    ——

    当凌晨在大郑各地缝缝补补,努力稳固统治基础时,别的人也没闲着。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托孤,是最高层面的信任,是需要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去践行的承诺,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白帝城临终一言,换来的是五月渡泸、六出祁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呃……

    当然了,如果你非要指着洛水发誓,那当我没说。

    再过两个月,吹完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大唐太尉、上柱国、徽州太守温茂,就五十七岁了。

    年轻的君主对于应该怎么驾驭群臣、怎么治理朝政尚处在摸索阶段,老谋深算的狐狸们更是互相争权夺利,党同伐异。

    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州府乡野颇有微词。

    先帝托孤的四位大臣中,右仆射沈之章跟金陵太守周沛一直在互掐。温茂也不明白他们到底在掐个什么,文训的大军一旦跨江南下,他们现在所争夺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

    这帮文人,你说他们傻吧,读了那么多书,玩起心眼子来花样百出,让人叹为观止。

    可你要说他们聪明吧,连主次都分不清楚,你们有这本事,用在郑国身上不好吗?

    独自立在采石矶的山崖边上,温茂望着烟波浩渺的长江水面,轻捻胡须,闭上眼睛静静的思索。

    不多时,徽州军统帅徐京一身甲胄,握着腰间的刀来到了他的身后,轻道一声:“太尉。”

    下一刻,温茂缓缓睁开了眼睛,浑浊的眼眸中迸发出摄人的精光。

    文教言,别以为这把稳了,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两路大军北伐,八千子弟过江。

    起兵,破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