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弘历文治奇谋,雍正大赞! (第3/3页)
隋赫德回道:“有的,曹家家奴背着他们主子,一直都有克扣织工工钱,整得织造署一个月织造锦缎的量比先帝时差了不少。”
“先用抄得的现银,立即补齐!”
弘历吩咐道。
隋赫德道:“四爷,以奴才愚见,不必这么急,反正他们还没闹事,先拿钱采办生丝染料以不耽误织造进度为正经。”
“糊涂!”
“你不要以为他们一直沉默就觉得他们真的能忍,说不准,他们当中就有人敢趁个加夜班赶进度的机会,拿蜡烛把整个织造署的锦缎织机点了,来个同归于尽!”
“你记住!”
“这与在王府内务府做事不同,王府内务府的奴才,你可以随便欺负,是因为他们在被欺负后还能回去欺负自己的奴才。”
“可织造署的织工,他们除了能为钱受委屈,还能为了什么委屈?”
“你现在既然是新的织造官,就要学着用新的方式管他们,在做事上依旧要求严厉,该骂就骂,该罚就罚,但在给钱的时候,也要痛快!”
“毕竟,他们是普通汉人,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我们旗人可以欺负自己的奴才,可以欺负士绅,但对普通汉人要讲规矩,明面上最好讲点仁义。”
“让他们只觉得最可恨的人不是我们旗人,是底下的奴才和相公老爷们,这样织造署在你手里才能一直无事!”
“更重要的是,我大清是多民族的帝国,所以要时刻谨记,要想这样的国家长治久安,就得让各族明白,国家在民族之上,庶民百姓是国家之本,首先,我们这些旗人就得先有这样的认识。”
隋赫德听后恍然大悟,且佩服不已地笑了起来:“四爷说的对,是奴才糊涂了,没想通这里面的文章。”
弘历的提点,是真让隋赫德醍醐灌顶,意识到在织造署做事与在内务府做事不同,也让他在心里非常感激弘历,毕竟如果弘历没提醒他,说不准他在织造署任上干不了几年就得卷铺盖走人,进而还不如曹家在织造署任上呆的久。
毕竟,曹家还有祖上曹寅在织造署留下的信誉,让织造署的许多老工匠相信,曹家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才短他们的工钱。
江南士绅们这边,也很快从李卫这里,知道了弘历要他们用书籍文章抵债的提议。
这些江南士绅顿时就炸开了锅。
“这如何使得?”
其中,陈桥就先问了这么一句。
李卫为此问道:“如何使不得,难道你们连助力朝廷教化、大兴文治都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