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1、忍耐与销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161、忍耐与销量 (第2/3页)

了,毕竟在这一时期的法国,那是真正的写诗的才是最吊的,因此想要推广开来的阻力无疑就更大了。

    不过被批评归被批评,倘若有人仔细观察过的话,就会发现这些作品即便被很多人批评,但它们却始终都在被各种各样的人讨论,以至于到最后真的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这些作品。

    就连屠格涅夫本人,虽然整个过程他可谓是费心费力还挨了不少骂,但不知不觉间,他似乎也真的在巴黎的各种文学沙龙里站稳了脚跟,而且成了无法被人忽视的人物。

    正因如此,屠格涅夫在那位歌唱家维多利尔那里也是越发的受重视,成功由不知名的崇拜者晋升为了还算重要的客人,如此一来,屠格涅夫就真感觉自己的爱情又往前走了一大步。

    这感谢自己的同时,那也确实得感谢米哈伊尔一手。

    而除了这些之外,那当然就是在报纸上连载的事情了,在之前合同虽然已经签订,但想真正登上报纸肯定还得等上一部连载连载完再说。

    谈起这个,就不得不说一句法国在这方面的高效率,由于法国的报纸是除了周日休刊以外每天都发行,因此一部几乎要不了几个月就能在报纸上完结,即便是以大仲马的注水方式,那也真的撑不了多久。

    于是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大仲马直接就化为写作机器,据说一天能够手写两万四千字,同时他还专门雇佣人来为他搜集素材,他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扩写。

    这种写作方式下,大仲马巅峰时期一年甚至能够连载十来本书。

    由于这段时间跟大仲马打交道比较多的缘故,屠格涅夫自然是发现了大仲马这惊人的写作速度,与此同时,他倒是也对这位大作家的做派和虚荣有了更深的认识。

    关于这一点,后来的小仲马有一个颇为地狱笑话的讲述:

    “我的父亲非常爱虚荣,他甚至会亲自坐到马车夫的座位上去,以显示自己有一个黑奴。”

    只能说大仲马老师为了彰显自己的派头已经不惜以身入局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八十天环游世界》登上报刊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在正常刊登之前,报纸这边还专门提前做了一个预告,并且还专门强调了这是一部连大仲马先生都觉得值每行十法郎的。

    报纸这边虽说绝对不会给出这个价格,但一码归一码,拿来宣传肯定还是很好用的。

    这份预告一出,因为之前本来就有很多作家和评论家对这部拿到的价格感到不满,再加上还有其他同行的竞争与攻击,所以这部正文都还未来得及刊登,关于它的负面消息就已经有了一大堆。

    甚至说已经有报刊在自己的文学评论专区刊登了相关文章,并在其中说道:

    “近日一部光听名字就能让人感觉到作者的愚蠢的即将刊登,《八十天环游世界》,想必只有半睡半醒的人才能写得出这种东西,至于宣传中所亮出的新名词科幻,就更加让人觉得不明所以,仿佛完全是一个胡编乱造的词语”

    这样的消息一旦多起来,那么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们的观感乃至影响报纸的销量,对此《世纪报》这边并非毫无准备,但负面的声音一时之间未免太多了点,《世纪报》的这点应对未免显得有些无力。

    即便负面的声音也能为这部带来讨论度,但就算是时常有大风大浪翻涌的法国通俗市场,也很少有哪位作家的作品一上来就面对这么多负面的消息,就连《世纪报》见多识广的编辑吉拉丹都吃了一惊。

    除却是这本书签的合同让许多作者感到不平衡以外,大抵就是屠格涅夫此前的翻译和推广确实引起了不少人的警觉与不安,本以为就是偶然间划过的一颗流星,能不能再次出现都不好说,但现在看来,怎么感觉真是想跟我们这些法国作家抢饭碗啊?!

    就这么大点市场,能够少点竞争对手自然还是少点比较好。

    在这种无言的默契之下,签下这部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