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打破虚空,登临彼岸 (第2/3页)
冥府君道出的秘辛,令李伯阳感到惊愕。
因为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鬼神居然是因幽冥府君而诞生的。
【如今你又传道众生,天地的变化也将愈发复杂……】
【我纵使穷尽一生求道万物,又如何比得上这天地间众生的智慧呢?】
面对幽冥府君的这番言论,李伯阳出乎意料的笑了。
“没错,这在理论上的确是一条歧途。”
“所以我说的‘以我心代天心,以我道行天道’,并非是用自身的意志取代这天地的秩序。”
“或者说那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证道’的过程。”
“返本归元、与道合真……”
“与其穷尽变化,永无止境的追赶这个正在变化的世界。”
“倒不如以有限算无穷,通过不断的触类旁通,反向逆推出那最初的源头——大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恰好,阳世与阴世就是一个完美的对照,可以通过那些殊途的概念,不断回溯出两个世界一开始就有的共性。”
眼看着府君的脸色由沉浸变成惊讶,然后又由惊讶变成恍然。
李伯阳却没有停下自己的话语,而是自顾自的继续接着说道。
“这个过程便是所谓的‘证道’!”
“一个不断论证自身之道,直至最后‘炼虚合道’为止。”
………………………………………………………………………………………………
——将自身寄托在某种不变的概念上。
——逆向模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流程。
这个不变的概念便是“道生一”中的“一”。
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然后炼神返虚后得到的“一”。
这个过程犹如一个逆向的开天辟地、将虚空化做世界,因此李伯阳又将其称之为“打碎虚空”。
世界诞生之后,天地自然演化、万物自然更替。
直至登临顶点、或是走向终末,达到一个与初始截然不同的状态。
这个过程是由此到彼的,因此李伯阳又形象地将其描述为“登临彼岸”。
“炼虚合道是终点,其目的是贴近最初的大道。”
“从炼神返虚到炼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