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向专业化迈出一大步 (第3/3页)
这么帅,未必就是吃藤藤菜吃出来的么?”
“可能有点这个缘故哦~”
“哈哈哈。”
陈家志和菜工们开了几句玩笑才离去。
吃了藤藤菜就能长得帅,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就和云南的‘吃洋芋长子弟’,以及广东人对蔬菜完整性异乎寻常的坚持一样,都是地域文化的体现。
往前骑了一段路,陈家志又在采收菜心的区域停了下来。
每一个菜工身前都放着几个塑料筐,一手又一手整齐的菜心摆放在里面。
收菜工的分组也卓有成效了,按件算工资提成,效率明显提升。
据他所知,当下大部分菜场不仅没冷库,工资体系也还在按月给死工资,小拱棚也没得到大规模普及,‘铁指甲’也还没传播出去……
一层层叠加,江心菜场在各方面都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
这菜收着也颇为赏心悦目。
他又去了冷库,往市场发货的车也来了,五十铃也停在冷库外。
冷库内外完全是冰火两重天的两个世界,外面二三十度,里面三五度,进去的一瞬就很提神。
由于菜心、空心菜和青椒的冷藏温度不一致,冷库里只有菜心和空心菜。
青椒为菜心做出了让路,改为了下午采收,供港的车辆也来了,采收称重后就直接称重发货。
而采收后的菜心和空心菜都是先装于塑料筐中,在冷库预冷后又分装于泡沫箱,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加入冰袋或者冰瓶。
虽说增加了成本,但整个过程都突出一个标准化流程,大大减少了运输风险,缓解了采收压力,也让销售更便捷,整个体系的效率上了一个档次。
至于增加的成本,只要做得好,完全可以往下游转嫁。
陈家志往冷库中央走了走,几名上身穿外套的女工正从塑料筐往泡沫箱里转移菜心。
双手捧住菜心尾巴上的叶子,一提一放,就整齐换了位置,动作熟练而迅速。
别嫌麻烦,菜心或者说叶菜出口的货柜都是这么装的。
而且很重要,他想起前世的一次经历,一名女工装出口货柜时,捧菜心‘尾巴’时散了,又闷声不吭继续装箱,过关时被查出来,最后导致一货柜菜心全部报废,老板损失十多万~
蔬菜包装很重要。
在后世,蔬菜打包包装也衍生出了专门的工种。
有的打包团队能多达几百人,常年在产区专门做蔬菜分拣打包,工资比不了收菜工、嫁接工等技术工种,但也能稳定月入五六千块。
这条产业链上养活了太多人。
几名打包工人也注意到了他的到来,“陈老板视察工作来了呀~”
“里面冷,陈老板你该多穿件衣服。”
“把事情交给我们你就放心吧,别冻感冒了。”
“放心得很呢。”陈家志笑了笑,“我也就随便看看,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
他看到有女工拿水彩笔在泡沫箱上写了一个‘中’字,问道:“今天采收的菜心分级了?”
“嗯,易场长要求的,以后菜心、芥兰都要分级,‘中’就代表中等粗细的菜心。”
“挺好。”
呆了几分钟后,陈家志就冷得打颤,内心却颇为火热,菜场的管理也向专业化迈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