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2章 是时候升官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372章 是时候升官了 (第1/3页)

    张居正开口说道:

    “前些日子,南直隶、山东刚刚动员民夫,开启黄河水患治理工程。”

    “如今朝廷的财政紧张,实在不应该将银元花在这件事上。”

    高拱皱眉说道:

    “苏子霖只是要在南北二京之间设置民间邮递吧?这能耗费多少?”

    张居正说起了水利事务,雷礼也出声说道:

    “高首辅,水利也是苏子霖所倡议的,而且关系到百姓生机,乃是朝廷要务。”

    “兴修水利不仅仅占用朝廷预算,还需要牵涉上下官员大量精力,这时候再进行民间邮政改革,朝廷力有未逮。”

    高拱眯起眼睛,自从秋收过后,黄河治理的工程开工,张居正和雷礼在很多议题上都开始共同进退。

    每一次张居正提出水利的事情,雷礼就会跳出来附和。

    对于高拱这位从嘉靖朝经历过残酷倒严斗争的老臣来说,张居正和雷礼已经悄然结盟。

    如今内阁的制度是这样的。

    高、张、赵三位是全职阁臣,他们和原来的内阁首辅一样,对所有议题都可以发表看法,拥有票拟的权力。

    雷礼和殷士儋则是专务阁臣,如果正常情况下,话题不涉及到他们管辖的领域,他们是不可以表态发言的。

    只有和他们所管辖领域有关的奏疏,他们才有票拟权。

    但是最近张居正似乎找到了一漏洞。

    凡是内阁所议的事情,他就会扯上预算和水利问题,然后雷礼就会跳出来赞同张居正发言。

    通过这种方法,张居正在很多议题上压制住了高拱的意见。

    张居正和雷礼的结盟已成定局,这一次苏泽的奏疏,正是高拱用来试探阁臣们的态度。

    高拱需要确定的是别人的态度了。

    高拱看向赵贞吉问道:

    “赵阁老您怎么看?”

    赵贞吉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不掺和两边的斗争。

    他说道:

    “本官以为苏子霖所奏很好,但是既然张阁老说朝廷人力物力紧张,那就等到年后再议好了。”

    高拱暗道老狐狸。

    赵贞吉在内阁越发的不粘锅,好几次高张二人的冲突,他都摆出中立的态度。

    高拱也感觉到了压力。

    他虽然是内阁首辅,但是仅仅靠着他一个人,很难应对张居正和雷礼的双人联合。

    这些日子以来,张居正和雷礼已经联手反对了自己很多决定。

    毕竟张居正和雷礼在皇帝心中同样也有很强的影响力,两人联合反对,隆庆皇帝也要考虑他们的想法。

    这对于高拱的政治威信,也是不小的打击。

    看样子赵贞吉是没办法拉拢了,他也不准备在这场内阁争斗中选边站,高拱的目光放在了殷士儋身上。

    其实高拱和殷士儋的关系也一般。

    特别是在高拱推广实学后,作为心学宗师的殷士儋,和高拱在学术上也有巨大的分歧。

    但上次陕甘教育议后,殷士儋和张居正正面冲突,高拱也尝试拉拢了一下殷士儋。

    高拱也用上了张居正的办法。

    高拱清了清嗓子说道:

    “建立民间邮政需要识字人才,建设邮递体系也需要专业的人才,殷阁老您也说两句吧。”

    高拱的转折要比张居正生硬,但谁让他是首辅呢?

    高拱发话,将殷士儋也拉入到了这场讨论中。

    众人的目光落在了殷士儋的身上。

    高拱将殷士儋拉进讨论,显然是向殷士儋示好。

    张居正也看向殷士儋。

    上次殷士儋推动陕甘教育议后,张居正很自然的对殷士儋进行打压。

    最典型的就是礼部的预算更难批了。

    殷士儋自然也明白,这是自己强行推动陕甘教育议的后果,但他还是推着礼部推动陕甘小学的筹备事务。

    当然,张居正还是明白大局为重的,而且各省的学政经费是早已定下来的,户部也卡不了太久。

    表明态度后,两人的关系也暂时缓和下来。

    但是现在高拱伸出手,殷士儋的态度就变得很重要了。

    如果殷士儋接受高拱的拉拢,那内阁就会变成二对二的局面。

    占据首辅名分的高拱,就会重新获得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