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6章 《火者来贡和陕甘教务共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366章 《火者来贡和陕甘教务共议》 (第1/3页)

    在场的都是大明的政治精英。

    一名现任阁臣,还有张四维和申时行这两位原时空的未来阁臣。

    如果连这些都不明白,他们也走不到如今的位置上了。

    中原的佛道之所以无害,是因为自我阉割了组织力。

    佛门自然不说了,三武一宗灭佛后,宋代开始佛门就逐渐沦为经济组织,尽量避免参与到政治中。

    道门则要更早一些。

    原始道教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黄巾起义,三国时期汉中的张鲁政权,南北朝时期的孙恩起义,都是影响力巨大的宗教战争。

    不过从南北朝后期开始,南北天师道同时提出来去组织化的改革,最大的改革成果,就是剥离了道官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联系,禁止私下组织传教。

    从这之后,道教也逐渐无害化,统治者们也愿意将这些无害的神像供奉起来。

    而某教却不是这种无害的神像。

    教长秘密传教,就意味着民间秘密结社,这就代表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反抗官府围剿的隐蔽能力。

    严密的宗教组织,就意味着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影响力不局限一个地区。

    教团和教士的世袭,也就意味着稳定的上层组织。

    信众捐赠教产,就意味着强大的经济能力,教团可以向教民征税。

    这就不是宗教组织了,而是强力的政治组织!

    众人也明白了,为何火者的某教,表现出强烈的扩张性和排他性。

    更多的教徒,就意味着更多的教会职位和更多的宗教税,教士自然想要疯狂的传教,这样可以给自己的继承人更多的遗产,壮大自己在教团内的地位。

    这样的宗教组织,一旦在陕甘地区扩张开来,后果是在场众人不敢想的。

    殷士儋果断说道:

    “本官会上奏陛下,请颁禁教令!”

    众人纷纷附和。

    苏泽说道:

    “殷阁老,下官还有几条意见。”

    殷士儋严肃道:“速速说来!”

    苏泽稽首后又说道:

    “陕甘一些地区地广人稀,官府未必有能力控制这些地区。朝廷贸然清缴,效果未必好,反而会引发教众同仇敌忾之心。”

    “不如先在城市发禁令,乡野不行清缴,还是以教化为先。”

    殷士儋赞同的点头。

    大明太大了,各地的情况都不同。

    陕西在经历了唐代鼎盛后,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现在除了关中平原外,剩余地区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甘肃就更不用说了,只剩下兰州等几座繁荣的“孤城”,剩下地区早已经人口凋敝了。

    苏泽又说道:

    “这也不是地方官府的问题,而是陕甘的地貌沟壑纵横,塬土环绕,很难控制乡野。”

    塬,就是黄土高原上的独特地貌。

    因为风沙和流水的切割,黄土高原上会有一座座平顶的山丘。

    这些地方适合耕种和居住,成为华夏文明的起源。

    这些特点,让陕甘地区的聚居点非常分散,除了少数县城外,大部分乡野都处于自治状态。

    苏泽又说道:

    “秘术修行能蒙蔽人,盖因信众愚昧的缘故,被这些教士的障眼法蒙蔽。”

    “所以还是要开启民智,才能让百姓不被蒙蔽。”

    “下官以为,朝廷应该在陕甘兴办小学,派遣学官。”

    听完这句话,殷士儋的眼睛亮了。

    殷士儋这个教育专务大臣,就是因为苏泽兴学之议后入阁的。

    但是各省对办学响应并不积极。

    各省对于办学不抵触,但是苏泽将办学和商税捆绑起来,很多省对于开征商税都心存顾虑,所以除了已经确定办学的山东、山西和京畿地区外,其他地区都推进缓慢。

    苏泽说完,众人都表示赞同。

    理性主义是神秘主义的最大敌人。

    虽然教育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脱离愚昧,偶尔也会有学历高的人痴迷于宗教。

    但是整体来说,随着教育普及和理性主义的发展,人们对宗教是越来越祛魅的。

    此外教育还有一个能力,就是将青壮年时期管理起来。

    这批最有精力最有理想,最有行动力的青年读书进学,自然就不会被宗教鼓动。

    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