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1章 《疏通举人铨政壅滞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91章 《疏通举人铨政壅滞疏》 (第3/3页)

年,御史游居敬上疏斥责南京吏部尚书湛若水“倡其邪学,广收无赖,私创书院”,请求皇帝“戒谕以正人心”。

    嘉靖一方面慰留湛若水,一方面则令所司毁其书院。

    第二次是嘉靖十七年,吏部尚书许讚,以官学不修,多建书院“聚生徒,供亿科扰”,耗财扰民为借口,上奏嘉靖。

    嘉靖“即命内外严加禁约,毁其书院”,“申毁天下书院”。

    这两次禁毁书院是由于当时在朝执政的人,有许多是反对王阳明、湛若水的学者,他们对于王、湛的广建书院,聚徒讲学,妄加罪名,实是为了在政治上和学术上进行压制。

    以“官学不修,别立书院”,“动费万金,供亿科扰”为借口,禁毁所有书院。但书院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声望很高,禁是禁不住的。

    不仅如此,官方越禁,民间越办,所以明代书院,不仅以嘉靖年间为最多,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嘉靖十六年、十七年之后兴办的。

    而隆庆皇帝执政以来,高拱和张居正两人,也是坚定的“反书院派”。

    高拱在隆庆皇帝刚继位的时候,就提出要禁毁民间私办的书院。

    张居正也多次表态,认为书院“败坏士风”。

    正因为前两次禁毁书院都是冲着心学去的,如今大明的私立书院基本上也都是心学一派的,所以当时执政的徐阶压制了高拱禁毁书院的提议。

    殷士儋自己也是心学的门徒,自然也是反对禁毁书院的。

    殷士儋的脸色有些难看道:

    “苏子霖是要威胁本官?”

    苏泽摇头说道:

    “大宗伯,苏某并不赞同师相禁毁书院之议。”

    听到这里,殷士儋的脸色稍稍好了一点。

    苏泽继续说道:

    “官学不兴,是官学的问题,和私学何干。”

    这句话让殷士儋稍稍安心。

    可如果不是为了禁毁书院,苏泽又提书院是为什么?

    苏泽话锋一转说道:

    但学政乃是朝廷文教根基!”

    “大宗伯可曾想过,而今私设书院遍布各省,院主自任山长、私定学规,更有甚者以讲学之名结党营私。礼部空有督学之名,却无监管之实!”

    礼部官员之中,有不少也是出身书院,他们纷纷哗然,有人站出列说道:

    “苏翰林此言差矣!书院乃士子进学之地,岂容官府插手干涉!”

    苏泽不理会这个官员,而是对着殷士儋说道:

    “苏某出身江南,如何不知道书院的样子?一些书院刊印禁毁文集,教授禁学,还有聚众议政,混淆视听的。”

    “大宗伯,若礼部能在各省书院派驻学政官,既可规范讲学内容,又可整顿士林风气,这才是礼部当做的事情啊!”

    这句话说完,礼部大堂内安静下来。

    礼部官员从自身立场上出发,不愿意禁毁书院。

    但是如果让礼部管理地方书院?

    大明这么多地方都有书院,涉及的利益之广。

    如果派遣巡官,这又能给礼部增加多少职位?

    就算是临时差事,这也是相当好的差事啊。

    苏泽又拿出自己的具体方案。

    “凡地方书院生徒满百者,须由礼部委任监察学政官。此官位列书院祭酒之上,专司督察讲学、稽查刊印、核验束脩。”

    “礼部还需派遣堂上官,巡查各省书院,对于那些违反朝廷律令的书院,可由巡官下令解散书院,聚众不散的,可由巡官取消科举资格。”

    礼部官员的眼睛再次瞪大了。

    如果真的能如同苏泽所说,让礼部获得监管书院的职能,那可要比委任几个举人学官要害多了!

    这才是真正能重振礼部权柄的事情!

    果不其然,殷士儋心动了。

    不过毕竟是老练官僚,殷士儋还要问清楚。

    他问道:

    “书院督学是什么官品?”

    苏泽说道:“书院是聚才荟萃之地,很多书院都是举人准备参加贡试的,督学必须要学养深重之人方能服众。”

    “所以大型书院的督学,必须要进士出身,从礼部选派资深官员,或者弃用致仕的进士官员担任。”

    殷士儋看了一眼苏泽,暗道:小狐狸!竟然白嫖到了礼部头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