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憔悴的丞相 (第2/3页)
个先例,因这个先例有好处,也有坏处。
父皇所看的这一卷,正是世袭世禄论的一卷。
读书公平一直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一旦涉及仕途与权力,它就会像蜘蛛网一般蔓延开来,蛛网就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链,从而产生各种资源,也就是有了门阀与世家,也有了权力相护。
扶苏觉得应该让这个规矩从最开始制定时,就该更严格,避免国家的人才任用成了他人家族的利益延续。
制度可以打补丁,但不能松懈,制度只能越来越紧,而不是越来越松,哪怕严酷到让一些人觉得不合理。
这亦是韩非所言的,爱多则法不立。
简而言之,若国家一定要经历这个过程,那么这个国家就该是个无情的机器。
“何事?”
见父皇放下了考卷,扶苏将手中的书信递上,“父皇这是蒙恬送来的书信。”
内侍接过书信,放在了始皇帝的案前。
公子是个十分坦诚的人,凡事都不会瞒着皇帝,公子扶苏与蒙恬大将军自小就关系莫逆,有书信往来也正常。
但公子还是会主动将书信交给皇帝看,足可见公子扶苏之坦诚。
公子扶苏在皇帝面前没有秘密,任何的举动都不会瞒着皇帝。
而咸阳宫里的老人们都知道,其实皇帝最疼爱的孩子就是公子扶苏。
书信中的内容是章邯袭击了马鬃山,冒顿北撤之后聚集了诸多匈奴部族的族长,他与那些族长盟约,杀三千牲畜祭祀,将来有一天他们要攻下秦军的长城。
这冒顿是真的对长城恨之入骨了,章邯的此番举动彻底惹恼了冒顿。
冒顿肯定会攻打长城,但不知道是哪一天。
嬴政沉声道:“你觉得现在应该攻打冒顿吗?”
扶苏摇头道:“正如蒙恬所言,草原太大,冒顿的王庭设在漠北,秦军若没有目标与方向,莫名急行军,恐被匈奴人围剿。”
见父皇蹙眉,扶苏又道:“只要冒顿敢带着匈奴兵来攻打长城,河西走廊的章邯就能出兵,包夹冒顿的匈奴主力,非是章邯与蒙恬怕了冒顿,是因他们两人身为大将军,最清楚秦军的每一个将士身后都是一个家庭,秦军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人们辛苦种出来的,两位大将军都知道,他们应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嬴政观察着这个儿子,西北与北方的两位大将都与这个儿子关系莫逆。
章邯自不用多说,蒙恬是与扶苏一起长大的。
嬴政不担心章邯与蒙恬是否忠诚于自己,只要他们忠心扶苏,其实也没什么差别。
该禀报的事都禀报好了,扶苏又道:“父皇觉得这考卷如何?”
嬴政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案上,在这个考卷上还作答了几题,这些题目很难,尤其世袭世禄产生的门阀体系。
这与列国时期的旧贵族类似,旧贵族的孩子依旧是旧贵族,君王的大臣也通常是这些旧贵族的子弟。
世袭世禄确实是收买功臣人心最好的手段。
这样的人越多,对国家而言,这又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而为吏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