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见之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见之明 (第3/3页)

的空气从窗外而入,嬴政呼吸着空气,目光继续看着眼前这卷书,一想到儿子刚面对质问时,平静的神情,便有了笑意。

    烛台的烛火因风吹动有些摇晃,一旁的内侍忙用手护住了就要熄灭的烛火,只是这个做这个动作时,竟看到了皇帝的脸上有了笑意。

    是公子扶苏来看望,让皇帝高兴,内侍心里只能这么想着。

    如今的潼关学城很热闹,扶苏听程邈说着那里的情况,他说每到饭时那些孩子就会跑向吃饭的食肆,那些孩子的肚子明明那么小,他们吃的粮食可一点都不少,潼关的面每天都被吃完,吃到一干二净那些孩子才会罢休。

    司马欣每每提及,都担心潼关城会被这些孩子吃垮。

    这若是寻常人家,真会被吃垮的。

    这说明当初叔孙通收学子要粮食的举动太有先见之明了,当年他若不这么做,当年的敬业县早就被吃垮了。

    扶苏没见到丞相,便问道:“丞相呢?”

    程邈还在嚼着饼,他将饼咽下回道:“这两天都闭门不出,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这些天丞相李斯的确像是闭关。

    “公子,这是叔孙通所编写的试卷。”

    今天来丞相府就是为了等这个试卷了,扶苏拿过试卷看了眼,试卷很简单都是一些诸子百家言论的填空题,都是写了前半句,填上下半句,以及一道论述题,论述的是信陵君与魏王的事。

    这道题是要试一试人们对信任的看法。

    扶苏问道:“只有一张吗?”

    “回公子,大夫子说公子若觉得不够,可以多写几卷。”

    叔孙通是一个文人,他的试卷自然也都是以文为主。

    如果丞相在这里,丞相会希望叔孙通的试卷题目可以更尖锐一些,譬如说团结建设与列土封王的对比,或者是公平制度下的郡县制与列土封国制之间的差距。

    叔孙通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老师,他从来都是教他该教的,他擅长教会他的学生如何做一个好人。

    他与李斯是两个极端,李斯是一个能够将教书也用于政治的人。

    而叔孙通就是一个纯粹的好人,他连出题都是不带私心的,就连出题,都是以教导方向为主。

    扶苏不希望叔孙通这样的好人改变,如果丞相要求叔孙通这么做,这位大夫子肯定会很失望的。

    叔孙通的试卷不能轻易改,这么多年了他老人家为敬业县付出了这么多,现在该是回报他的时候了。

    扶苏对程邈道:“让丞相也出试卷吧。”

    程邈疑惑道:“公子,这卷……”

    扶苏神色平静道:“我何时说过只有一张考卷了,天文,数术,文章论述,治国治民都要考。”

    程邈神色了然道:“臣领命。”

    扶苏还在看着叔孙通的书卷,又道:“告诉大夫子,以后等完整的试卷出来了,我会再亲自去敬业县,问询他。”

    “是。”

    当然之后的人们觉得,只要通过考试就能为官。

    当以前的贫民成为了管着旧贵族的官吏,也不知道他们会如何感想,扶苏暗想着,他们一定还会指着函谷关方向大骂暴秦的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