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五章 算术天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五十五章 算术天才 (第2/3页)

夫子教导小公子,小公子名衡。”

    听罢,叔孙通拿过这卷纸,纸用红绳绑着。

    冷风吹得胡子都在晃动,叔孙通解开系在纸上的红绳,打开纸张入眼的是一纸工整的隶书,其上写着小公子的名字。

    公子扶苏让自己教导将来的小公子蒙学,小公子衡如今才三岁,要说蒙学还早。

    在纸张的右下方盖着印,印是少府令印。

    看来这是一次很诚挚的邀请。

    叔孙通会意之后,又走回了屋内,写了一卷文书,与公子扶苏约定四年之后,让小公子衡来敬业县蒙学,还是他叔孙通亲自教导。

    写完之后,叔孙通将回信交给了站在门口的内侍。

    本来,门口的这个内侍说不定也是不得到回信就不离开的态度。

    叔孙通自然是不敢怠慢的,写了一卷回信就恭恭敬敬地交给了对方,而后这个内侍就离开了。

    教导这些孩子也就罢了,将来还要教导公子扶苏的儿子。

    如此一来,叔孙通就觉得自己或许还要在这里留很多很多年,在教导小公子衡之前,按照约定要等四年。

    教导小公子,也不知要教导多少年。

    可能,这就是公子扶苏挽留人的方式。

    如此一来,叔孙通觉得自己恐怕这辈子都不能离开关中了。

    这样也好,反正叔孙通也不想离开这里了,恐怕齐鲁两地也不会有人再欢迎他了,其实公子不用做这些事,他也不想离开此地了。

    送走了这个内侍,叔孙通在冷风中长出一口气,穿着布鞋踩在积雪上,一路朝着县府走去。

    “老夫子。”有县民来报,“内史郡的人收到粮食了,问我们缺不缺人手。”

    内史郡的距离渭南并不远,而且内史郡的北方就是正在修建白渠的渭北,叔孙通吩咐道:“让他们安排一些人手,去渭北修渠。”

    “是。”

    对方又策马离开了,关中就这么几个郡,距离近的郡就是邻居,郡与郡之间往来总要互相帮助的。

    内史郡缺少粮食,叔孙通就愿意先给对方一部分,让他们支应县里的人。

    而当渭南郡缺少人手时,对方也能给渭南一些人手相助。

    寒冬时节,关中的人们都在窝冬,冬日里作坊里也没人,也只有正在挖渠的张苍缺少人手。

    叔孙通就让内史郡安排人手去了渭北帮助张苍。

    这也并不怕对方派去三两个人手敷衍,都是关中的郡,低头不见抬头见,要互相帮助,人情往来都知道分寸。

    渭南郡也不会向内史郡要粮食,现在关中的人都知道,渭南是现在关中最富有的一个郡,渭南郡也看不上这么一点钱。

    吩咐完这些事,叔孙通就要开始今天的教书,作坊可以不开工,天寒地冻不影响教书。

    叔孙通要给三百个较为年长的少年人教书,他们以六十人为一班,每天轮流上课。

    这三百个少年人就是下一批就要东出的支教夫子。

    自这八百年的列国纷争以来,公子扶苏说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