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一章 秋冬的崤函道(先补一章,暂先补一章,明天再补一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五十一章 秋冬的崤函道(先补一章,暂先补一章,明天再补一章) (第2/3页)

军带入河西走廊。

    张良吃着韩地特有的秋梨,也给项伯分了梨,又一次住在了山里。

    秦人经略的韩地与以前没有区别,这里还是老样子,只是管着的人成了大秦的县吏,在这里的人驻防的是秦军。

    至于那位自以为是,自信得有些可爱的项伯,张良则抛在了脑后,余下的几天一直祭奠着当年的旧人。

    张良跪在一个灵位前,站在张良身边的是一个老人家。

    这位老人家其实就是食肆真正的主人,沧海君就是在他的食肆与秦军拼命死的。

    张良看着灵位低声道:“是子房对不起沧海君。”

    老人家行礼道:“公子,万万不可如此。”

    只有这位老人家保持着当年的韩人礼仪,他还认张良是韩国公子。

    张良道:“我若及时知道秦军的意图,沧海君就不会死,他跟随我来到韩地,他说过哪怕死都要死在秦王的车驾前……”

    老人家拍着张良的肩膀,叹道:“沧海君只怕耽误了公子的谋划,自然不会责怪公子,公子不用自责。”

    张良重重磕头,深呼吸数次之后才再次抬头。

    又一个月过去了,当关中的秋雨结束之后,关中开始入冬,韩地也迎来了冬天。

    张良隐居在山上,穿着单薄的衣衫,拿着竹简正专心看着。

    当年始皇帝东巡,公子扶苏有收天下书入秦之意,在东巡的两年之后,公子似乎要发天下书东出,教化天下人之意。

    这好像与公子扶苏所施行的支教之策是相辅相成的。

    始皇帝为了推行秦法,将韩国以以前早已灭亡的郑国与韩国分为两个郡来治理,并且至今都在宣阳布有重兵,是为了控制崤函道。

    始皇帝让秦军在韩国旧宫殿的夯土上建设了县衙,好似用秦的县衙压住了韩。

    当初秦为了统治韩地,将韩地原本的旧贵族以及韩地的旧民都进行了迁民置换,丞相李斯一直都在做这些事,现在的生活在三川郡的人们,有绝大部分其实都不是原本生活在这里的旧韩人。

    张良从这些竹简中能够看到公子扶苏治理天下的些许野心,这位公子很有手段。

    支教之策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与时间,可对公子扶苏来说,只需要用支教之策就能一统天下人心,这代价其实比秦军征战的更小。

    是啊,教化天下人是一件负担很大,且需要漫长岁月的事。

    可公子扶苏偏偏想到了这个方式方法,往后天下学子都是他公子扶苏的弟子吗?

    天下人都会忠心他公子扶苏的……

    可能不是这一代人,也可能是下一代人。

    丞相李斯并不像项伯说得那样自负,实则在张良以为丞相李斯是一个能力与手腕,都极其了得之辈。

    这样的人岂会走错路,公子扶苏的计划定是丞相李斯帮着筹谋的。

    支教之策需要时间,需要持之以恒地派支教夫子,东出教化天下人。

    而这种国策的施行,需要执行人信念坚定,才能一以贯之。

    这个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