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诸多法宝,全部晋升(求月票) (第2/3页)
,防御光罩更加稳固,并能有效抵御神魂攻击与心魔侵袭,光芒所照,万邪不侵,成功晋升为五阶下品!
四阶下品的“天罗地网”乃是缴获“天罗道宗”的宝物,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困敌之宝。
此物作用特殊,不得不将其提升。
李云景以“万年冰蚕丝”与“虚空魔蛛丝”重新编织网体,融入《星陨秘典》的“禁锢阵纹”与《天绝毒经》的“麻痹毒素”,使其更加坚韧难损,附带迟滞、麻痹效果,晋升为四阶中品。
四阶中品的“玄天罗盘”乃是推演天机、布置阵法之宝。
李云景将自身对阵道,尤其是两仪、四象、五行、七星的最新感悟化为阵纹刻入,并以星辰核心碎片增强其感应星辰之力的能力,推演速度和阵法威力大幅提升,达到四阶上品。
“龙凤阴阳天机佩”护身、遮蔽天机之宝。
李云景取其“阴阳”本质,同样融入“朝阳紫气”与“太阴月华”,并加入一滴“真龙之血”与“凤凰真羽”粉末,使其护身光罩自带龙鳞凤羽虚影,遮蔽天机之能更强,晋升为四阶极品。
“星蕴瓶”收取、温养星辰之力与灵物之宝。
平日里,李云景将其当作收纳“生命源泉”的载体。
此刻,他铭刻更多“星辰聚灵阵”,使其收取存储星辰之力的效率和容量大大增加,瓶身更加坚固,达到四阶上品。
最后是那神秘的五阶“青铜古钟”。
此宝来历非凡,防御无双,音攻卓绝。
李云景尝试将一丝《龙皇经》的“皇道龙气”与《九幽黄泉真经》中关于“神魂震荡”的奥义融入钟声之中。
并以“首山之铜”修补其细微损伤,重炼钟体内的震荡符文。
整个过程异常艰难,耗费了最多的时间和材料。
最终,古钟发出一声低沉而苍凉的嗡鸣,声波过处,空间泛起涟漪,其防御力更加惊人,钟声更是能直击神魂,震慑心魄,品阶虽未突破,但威力无疑更上一层楼,底蕴更加深厚。
当最后一件法宝祭炼完成,堆积如山的天材地宝已消耗了七七八八。
李云景脸色苍白,神识消耗巨大,但眼神却无比明亮。
十五件法宝,光华冲天,气息联袂一体,将整个洞天世界映照得如梦似幻,强大的宝压令人窒息。
此刻的他,堪称武装到了牙齿,一身法宝之精良强悍,足以令任何元婴修士眼红甚至恐惧!
别说是元婴境界真人了,就是一些化神境界真君恐怕看到李云景这么多法宝,都要眼馋!
论身家财富,李云景冠绝一切真人之上!
晋升所有法宝,李云景身上的天材地宝,已经彻底不见了,除了一些“生命源泉”外,他身上连一块多余的神铁都没有!
当然,他的身上还有一些法宝成品,诸如得自敌人的战利品,品阶多在三四阶,但于他而言已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只能留待日后赏赐门人或用于交易。
而他身上的符箓,阵盘,丹药,数量同样不多了。
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云景想要制符,布阵,炼丹,也没有基本的材料,这事只能等日后再弄了。
这也是高阶修士的现状。
一般情况下,很难炼制这些高阶物品,不是技艺水平不行,而是没有了高级资源,无法批量生产。
整个“天澜星”除了那些凶险的地方外,其他出产四阶,五阶天材地宝的地方,哪个没有人盯着?
一个个巨无霸门派,家族,王朝,甚至散修高人早就霸占了这些好地方。
如“神霄道宗”的“横越山脉”,“神霄山脉”都是能够产出五阶材料的地方,但是数量并不多。
而且这种高阶材料,生长周期十分漫长。
等一株仙草成长,说不定好几代人都老死了。
大家都盯着,李云景想要弄到更多,自然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李云景又梳理了一下“洞天世界”,将“混沌宫”重新祭炼了一番,稳定在了上品宝器层次,这才结束了修行。
为了将“混沌宫”提升,李云景可是把许多成品法宝分解了,这才勉强达成目的。
“是时候出关了。”
李云景长身而起,周身气息圆融饱满,神光内蕴。
十五件晋升后的法宝化作各色流光,没入他体内温养,唯有那件新晋五阶下品的“万象莲花灯”悬于头顶,洒落柔和清辉,驱散疲惫,稳固心神。
他一步迈出“紫金葫芦”,挥手将其收起。
闭关石室的大门缓缓开启,外界的光线涌入,同时也带来了更加清晰和紧迫的局势气息。
李云景神识如潮水般铺开,瞬间覆盖了整个己方控制区域。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营地气氛凝重,阵法全力运转,巡逻修士脸上带着疲惫与警惕。
远方,属于赵国及其援军的阵营方向,数道强横无比的气息如同黑夜中的火炬,毫不掩饰地散发着威压。
李云景出关之后,召集了“神霄道宗”的诸位真人,还有投降而来的王汉云,莫鹰,刘正风,张焱以及新投降的家族,门派主事者。
大殿之内,气氛肃穆。
三十位元婴真人分列两侧,目光齐刷刷聚焦于主位之上的李云景。
他周身气息渊深似海,虽未刻意散发威压,但那历经雷劫与法宝晋升后自然流露出的磅礴道韵,已让在场所有人心头凛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哪怕所有人都比李云景突破元婴境界早!
“李副掌门!”
众人齐声见礼。
“我闭关期间,有劳诸位坚守。”
“如今局势我已大致知晓,赵国负隅顽抗,倚仗‘大炎王朝’,‘明心寺’固守,更有苦寂、炎武侯等强援。”
李云景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全场,沉声道:“西线战事胶着,赤阳师叔亦受掣肘。”
“然,我既出关,此僵局必破。”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东线之事,我自有计较。当务之急,另有隐忧。”
“西线‘元阳道宗’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