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分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五章 分工 (第3/3页)

所谓“天足”。

    再加上关外环境艰苦,百姓大多为了生存,愿意给自家女儿裹脚的人还不算太多,现在在起义军的统治下,又不分满汉,更进一步削弱了部分汉人坚持缠足的畸形优越感,现在严辞禁止裹脚的政令下来,阻力倒也不大。

    只有少数几户自诩“诗书传家”的汉人老学究私下嘟囔“体统何在”,但几乎无人听见。

    起义军提供了生存保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又把裹脚的坏处讲的一清二楚,其禁令自然更容易被遵守。

    偶尔有几个极端保守的富户,或者“读书人”,试图阳奉阴违,关起门来还想给女儿裹,很快就被邻居或民兵发现举报。

    起义军的人上门,倒也不打不骂,就是组织左右街坊开个小会,让那家人在众人面前大声读一遍政令,读裹脚的害处和正常健康身体的好处。

    往往一遍还没读完,那些人就已经自觉丢脸面,连连保证不会再犯。

    不过一两个月功夫,“放足”就成了吉林与黑龙江两地的新风尚,街上已经看不到新裹脚,一瘸一拐的小女孩了,甚至有些年轻媳妇也开始尝试放开旧裹布,虽然脚型已难恢复,但至少图个走路轻快。

    而两地新建立的纺织厂和蜂窝煤工坊也相继建成,投入生产。

    阿木尔和他的部落负责对其他各部落联络,以及帮助新加入起义军的部落学习汉语,适应环境。

    袁虎正和他们拍着胸膛保证道:“首领说了,只要多多干活,保证让你们今年一个都不冻死饿死!”

    自然有人怀疑道:“你们那个首领…说话真算数?就干这点活,真能让我们的娃娃和老人都平安过冬?”

    也有部落首领比较警惕,试探道:“你们要保证,不能像以前的官爷一样,把我们的人当牲口使唤,更不能骗我们去送死。”

    袁虎信心十足的保证道:“你放心吧!咱起义军讲规矩,有饭一起吃!绝对不亏待你们!”

    一个投降过来的前索伦佐领默默点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