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压迫 (第2/3页)
护他们的猎场和生活方式不受清廷盘剥。
部分部落开始为起义军提供向导或情报,甚至举族加入起义军。
这也就导致,哪怕每下一地,都要有一部分经过培训,能治理民生的早期长白山里培养出来的人留下,起义军还是越来越多。
萨布素精心构筑的防线和坚壁清野的策略,在殷灵毓非常规的手段和起义军强大的群众基础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他自己,虽然竭力求援,试图反击,却仍旧在起义军的横推之下,困守孤城,炮击不断,人心惶惶。
其部下哗变,将其捆缚,献出投降。
康熙五十二年九月。
随着主将被俘,黑龙江陷落。
彼时康熙的军队,辎重刚刚抵达盛京,却不知该不该继续往前。
康熙龙颜大怒,但同时也油然而生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诞感。
吉林失陷尚可归咎于巴珲德无能轻敌,但萨布素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竟也败得如此之快?如此彻底?!
这在龙兴之地作乱的起义军究竟是什么来头?
他们的首领又是何方妖孽?
康熙自诩文治武功,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击噶尔丹,如今却在“龙兴之地”被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匪军”接连重创,损兵折将,丢失大片国土,这种失控感让他感到一种被羞辱的无力,还有更多更深的愤怒。
以及他自己都不愿细想,不愿承认的……
恐惧。
为什么?为什么这支反贼所控制的地区丝毫没有反抗?甚至很快归心?
以至于他想打探一些情报都模模糊糊,只知道他们大手笔往外洒粮,可其余的,基本一无所知。
据李绅所说,吉林现在太团结了,还有所谓民兵巡逻村落,根本就难以从百姓的口中问出情报,他们奸猾狡诈,绝不肯向生面孔透露有关于起义军和起义军首领的消息。
再加上很快又要过冬,关外大雪寒天,根本难以生存,何谈作战,且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