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战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二章 战火 (第3/3页)

,不然万一他也步了巴珲德后尘,那该如何是好?

    李煦作为康熙密使,也更倾向于将情况彻底查明并集结绝对优势力量后再行动,以免打草惊蛇或再次损兵折将,导致局面更加不可收拾。

    所以,最好的策略便是暂时围而不攻,仅做监视,等待朝廷大军,抵达后,再以泰山压顶之势进行四面合围,以求万全必胜。

    但他们低估了殷灵毓及其手下起义军的组织与动员能力,低估了真正的民心所向,究竟能够爆发出怎样的力量。

    康熙五十二年七月末。

    起义军浩浩荡荡,剑指黑龙江。

    万谦,戴梓等人留下守城,殷灵毓带施春艳等人带兵出征。

    而此时的起义军,真的足有万人了。

    黑龙江将军萨布素难以置信。

    他认为,起义军多为乌合之众,据城而守尚可,主动远征黑龙江,天寒地远,补给线长,简直是自寻死路。

    因此,他最初的策略是固守要点,严阵以待,命令各地旗营,屯堡收缩兵力,加固城防,同时向朝廷紧急求援,并催促索伦兵加快集结。

    萨布素知道麾下八旗和绿营兵战力存疑,因此更倚重来自大兴安岭的那些索伦兵,比如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部族,命其侦察敌情,截断起义军粮道,

    同时,萨布素还下令焚烧起义军可能途径地区的粮草,将百姓迁入城中或后方,试图拉长起义军补给线,使其不战自溃。

    这些应对称得上是非常及时的,正确的,任谁来也觉得,常规,缜密,严谨。

    但面对一支不缺粮草和日用补给的起义军来说,就显得尤为无用。

    因为殷灵毓根本就不需要粮道。

    不仅不需要,还能无限制的拿出大把米面,盐糖,棉布,低价出售给百姓。

    且治军极严,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所到之处,开仓放粮,废除苛捐杂税,审判民愤极大的官吏恶霸。

    起义军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迅速赢得了无数底层民众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