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腹地 (第2/3页)
了也能闭眼!”
“早该这么干了!谁乐意当一辈子山耗子?!跟着殷把头闯条明路!”
赵湾湾一脚踩在凳子上:“说得好!老娘受够了躲躲藏藏!往后咱的娃儿必须挺直腰杆活!”
施春艳吼道:“都听真亮儿喽!往后谁坏规矩,老娘第一个剁了他爪子!”
半大孩子跟着叫嚷:“我也要打黑乌鸦!给我爹报仇!”
人心齐是第一步,而共同的敌人,一致的目标,都是让群体更加凝聚的好办法。
有人就该有地,选腹地要隐蔽,易守,能种粮,就算殷灵毓能源源不断供应粮食,那也需要可持续发展,还有给老人孩子一些能做的事情。
由殷灵毓带头,众人群策群力,最终摆在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长白山支脉的老秃顶子,或龙岗山一带,地势高,有山洞群,山脊陡峭,官兵马队难上来。
老秃顶子近水源,有不冻泉,而龙岗山有暗河。
最终还是更适合发展工业,有暗河,有片极大的溶洞的龙岗山脱颖而出。
冬日地表都是厚厚的大雪和冻土,不好建设,可溶洞里气温要高上许多,改造起来却没问题,挤一挤,也暂且足够容纳他们。
殷灵毓兑换了不少精钢的铁镐铁锹,凿子鹤嘴锄,众人有粮吃,有力气,就在溶洞中大肆修整。
袁虎带人在官兵常走的山口提前堆“雪崩坡”,也就是提前将积雪加高,撬松,是个技术活儿。
众人又在多处山顶设“树楼”,将瞭望台搭在高树杈上,裹树皮伪装好,留待春日放置暗哨。
剩下的人,除了轮番进入溶洞开拓石室,就是每日雪地行军,负重攀爬,增强耐寒和体力,学习小队配合,伪装,伏击,模拟撤退等种种情况。
殷灵毓安排老陈等识字的人教大家认字,又安排众人每晚围火讲纪律,讲教育,讲清廷暴政,但有时候也会给大家讲讲故事。
老人孩子负责鞣制皮毛,编草绳,做饭,青壮劳力全部参与建设和训练,累当然是累的,但晚上的时间,又都热闹而欢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