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神枪论武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十二章 神枪论武途 (第1/3页)

    “还请师父提点!”

    秦淮想起自己此前种种,有所明悟,但依旧不得其法,忙恭敬请教。

    “你我师徒之间,不必多言。”

    李书文微微一笑,伸手点了点秦淮发际正中直上半寸之处,开口道:“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你的奇经八脉虽俱已打通,可刚刚出拳时,却只调用了冲脉内蓄积的气血。所以本该有十二成威力的一拳,因为经络筋脉各自出力,未能联合,这才看起来差强人意。”

    “若你能意领身动,周身无漏。刚刚那一拳便不会被人轻易破解。”

    见秦淮恍然大悟,李书文微微颔首,又开口道:“乙巳年后,武弟曾寄了几封家书回来,期间有提及你的练气进境,说是已然大成,不输宗师。为师今日观瞻你和阿阁切磋,想考考你对气息和天地之桥的领悟。”

    “这个.”

    此刻听到李书文问及自己的练气体悟,秦淮想了想,从容答道:“练气之初,要每日营养充足,用食物营养壮大气血,气血强盛,才可疏通滞涩经络、拓宽狭窄气脉,而这一步常与外练筋骨皮同时进行,难以割舍。”

    “气血疏通经脉,自心肺而始,以无数血管为渠道,最终目的是要打通脏腑、器官、窍穴、十二正经.等什么时候气贯末梢,劲力能从身体任何一处透体而出,就算是练气大成。”

    “筋、骨、皮、气四大练中,练气最讲究天赋,可若练气造诣一般,化劲摸索更是难题,二者相互影响,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就成了许多武夫卡在宗师关隘前的原因。”

    秦淮顿了顿,见李书文点头,这才继续说道:“至于天地之桥,徒儿几乎全是自行摸索,若有错漏,还望师父指正。”

    “你说就是。”

    李书文摆摆手,下擂接过霍殿阁递来的茶水。

    “我辈武人生于天地间,上应星宿,下连厚土,天有九重,身有九窍。星斗陈列正对周身大穴,自然之道暗合掌纹骨节,此即为身外一天地,肉身一天地。”

    “眼为肝之窍,生木行之气,鼻为肺之窍,养金行之气天生九窍内应五脏六腑,我们练气就是要贯通这天生九大窍穴,再练这胸中五气,最后贯通于顶,以入玄妙之境。”

    “所以,在徒儿看来,练气不单单是练气,也是在初步练神。但由于神思不可捉摸,所以诸多武人前辈便以呼吸吐纳之法撬动几处大穴关窍,另辟蹊径,借由生死险关,架起内外两座天地之间的桥梁,踏入宗师之境。”

    “而内景和外天地间的勾连一旦稳固,便是正式踏上了天地之桥。徒儿这几年远游,感悟天地,天人交感,根据体外天地调整自身内景,将内外天地逐渐打磨契合,应该也算是迈过了天人合一的门槛。”

    秦淮根据自身体悟,大致将【练打法】带给他的感受讲了出来。

    “没了?”

    李书文喝了口茶,表情波澜不惊。

    “没了。”

    秦淮跳下擂来,随手将六合大枪掷回了原位。

    “你方才所悟,与吾门正道其实并无多少偏差,已算难得。”

    李书文清了清嗓子,思索了一会措辞后才道:“世人只知宗师、大宗师,没几人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阿淮,你却要记得,武道一途,绝无终点。”

    “咱们爷仨就先拿劲力来说,你们看,这是什么。”

    李书文运劲坐臀,忽听一声炸响,紧接着他便如猛龙摆尾一般,轻松纵上五米高的顶梁。

    “虎交臀,龙摆尾,力由脊发,是化劲功夫。”

    秦淮早已跨过了化劲门槛,此时见师父演示,也没多犹豫。

    “不错,你再看这是什么。”

    李书文点点头,伸出食指,运劲缓逼,一团浓如牛脂般的白色气团便在指尖缓缓变大。

    “这是.炁?”

    秦淮看着这团似曾相识的气团,有些迟疑道。

    “不错,但在我们这儿,它叫丹劲。”

    李书文随手一甩,乳白气团便飞出门外,炸散漫天雪落。

    “化劲、丹劲、罡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