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344【校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0344【校庆】 (第1/3页)

    国内一堆二三流报纸,引用微博消息做头版头条,这在传媒行业其实引起轩然大波。

    相关报纸,遭到严厉警告!

    随即就是各种开会讨论,迅速制定详细法规:

    第一,重大时政、外交新闻,必须采用官方通讯社的通稿,不得采用任何第三方信息;

    第二,一般国际事件(比如这次的华人集会),应极为谨慎的采用第三方信息。而且在采用之前,必须通过官方口径验证(比如找当地大使馆核实)。

    第三,非敏感领域(如国外文旅等),可以采用第三方信息,但必须标注“未经证实”。

    其实以前就有类似规定,只不过没讲得那么细,也没有涉及微博这种互联网工具。

    北大新传学院的教授,很快就跑来字节跳动,想要了解此次事件的细节。

    没过几天,新传学院的副院长谢教授,就在给新媒体及网络传播系的学生讲课时说:“‘新媒体’这个词,40多年前就有了。提出这个词汇的人,是留声机唱片和电子录像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当时的新媒体是什么呢?是电子录像及相关运用……”

    “现在的新媒体,几年前特指门户网站。现在又有了变化,UGC模式使得普罗大众也能生成新闻内容。尤其是这次的微博,让新旧媒体形成了一次快速互动……当然,这是违规的……”

    “对于新闻行业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标志事件,我们所有人都是新闻史的见证者……十年、二十年以后,新闻学的教材肯定会写,报纸引用微博消息做头版头条,象征着互联网新媒体进入一个新阶段……”

    正如谢教授所言,微博这次绝对创造了历史。

    此前虽然也有网络新媒体,但都需要记者去采访,只不过是网站养的记者。这次却是网友取代了记者职务,而且还跟传统报纸形成联动。

    一大堆记者跑来开通微博,并且表现得异常活跃。他们想吸引更多粉丝关注,然后请粉丝以后多多提供新闻线索。

    虽然规定国外新闻信息不能随便采用,但国内可以啊。顶多遇到敏感新闻时,记者再去实地调查一番。

    现在,很多记者一有空就刷微博(短信),从五花八门的内容里寻找新闻线索。

    “我来宣布一个消息:上个月,海内网实现盈利了!”

    陈贵良此言一出,全体员工都欢呼起来。

    字节跳动这几个月,收支越来越趋近于平衡,最终由微博一脚踹开盈利之门。

    微博是要收费的!

    必须短信或彩信包月,才能收到微博内容。

    至于“我爱中国”T恤的图案,字节跳动也做成了头像、表情包。但全部免费使用,这玩意儿收费容易引起非议。

    现在好多校内网、海内网用户,都赶时髦采用“我爱中国”来做头像。

    还有懂美术、懂PS的网友,对图案进行略微改动,二次设计得跟其他人有所不同。

    陈贵良把常中祥叫来:“在美国那边发预增,宣布海内网实现盈利,看能不能拉一下股价。”

    “我这就去做!”常中祥满脸笑容。

    字节跳动的股价,居然没跌到触发回购协议的程度,甚至还有一些天数在小幅回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