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陈歌谣放弃春晚,林希惊讶 (第2/3页)
王浩则直接打开工具箱,里面赫然放着一把小巧的刻刀和几块打磨光滑的青石板。
他拿起一块石板放在桌上,蘸了蘸特制的黑色颜料,大笔一挥便在石板上落下了第一个字。
陆离忍不住点头惊叹。
王浩的握笔姿势很特别,手指紧握笔杆,手腕几乎不动,全靠手臂的力量带动,笔下的笔画粗壮有力,边缘带着些许不规则的飞白,真有几分凿石刻字的粗犷感。
凿刻这种技法,会用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能够练到王浩这个实力,可见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镜头在两人之间来回切换,杨群的小楷已经写了三行,字迹娟秀工整,笔画纤细如发丝,却笔笔有力,“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几个字,透着一股雨后山林的清新雅致。
笔尖在宣纸上轻轻游走,连勾连的笔画都处理得极为精致,仿佛在纸上绣出了一幅山水图。
王浩则写得酣畅淋漓,石板上已经出现了 “大江东去” 四个大字,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笔画如刀削斧劈,棱角分明。
他时不时停下来用刻刀轻轻刮蹭石板,让笔画边缘更显粗糙,平添了几分古朴的沧桑感,仿佛这几个字是从千年前的山崖上拓下来的一般。
“大家看杨群先生的小楷,” 陆辰的声音适时响起,引导着观众的目光,“他在‘明月松间照’的‘照’字上,特意加重了最后一笔的力度,让整个字有了光影交错的立体感,就像月光真的透过松枝洒了下来。”
他又转向王浩的作品:“而王师傅的摩崖体,‘浪淘尽’的‘淘’字,像极了江水拍岸时溅起的浪花,这就是书法与生活的结合啊!”
直播间的弹幕看得津津有味,更是对陆辰的讲解赞不绝口:
【原来这就是小楷啊!竟然能写出这么丰富的层次!长见识了!】
【王师傅这字看着就带劲,仿佛能听到江水的声音!】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过招,各有各的妙处!】
第一声钟声响起,比赛进入倒计时。杨群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显然长时间保持精细的书写让他消耗不小,但他的手依旧稳如磐石,笔下的 “清泉石上流” 愈发灵动。
王浩则加快了速度,刻刀与石板碰撞发出清脆的 “叮叮” 声,在会场里回荡,为紧张的比赛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韵律。
当最后一声钟声落下时,两人同时停笔。
杨群的作品是一幅完整的《山居秋暝》,小楷工整秀丽,布局疏密有致,仿佛一幅淡雅的山水画跃然纸上。
王浩则写了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八个大字,刻在青石板上,气势磅礴,充满了力量感。
工作人员将作品送到评委席,龚恩率先拿起杨群的作品,眯着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