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9气吐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159气吐血 (第3/3页)

怎么回事儿,一边默念,“真是孽缘”,一边恼恨,怎么就没早一点出门,若是早出来一会儿,或是路上将马车赶得快一点,他们就能看见那巅峰对决的场面了。

    昌顺伯与肃王两两对决,那场面,一定很精彩吧?

    哎呀呀,终究是错过了。

    宫门口的贵妇人们懊恼不已,而随着他们进宫,他们带来的小厮或丫鬟婆子无聊,便与旁边人说起了闲话。

    于是,不过片刻功夫,昌顺伯在宫门口偶遇肃王一家,嫉妒心起,把自己个给气吐血的传奇事情,就传遍了千家万户。

    对此,百姓唏嘘不已。

    “这肯定是后悔了。”

    “看见人家小两口亲亲热热,他却孤家寡人一个,孩子没了,还娶了别人的小妾进门,他都成京城的笑话了,他能不气么。”

    “说起来也是个脑子有问题的,那到底是他嫡亲的女儿,竟真的在族谱上除名了……”

    “怪可怜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宫外消息满天飞,宫内,不过一瞬间的功夫,该知道这消息的人就都知道了。

    等肃王携带家眷进了宫廷后,皇帝身边的公公与皇后身边的嬷嬷早早迎了过来。

    公公引了肃王往前边去,嘴边说着看似无聊的闲话,“昌顺伯几次托人探听圣意,想要过继二房的长孙为世子……陛下不忍寒了赵家先辈的心,应允了……”

    赵家祖先也是跟着先帝打天下的,因为功勋卓着,才被赐下了世袭罔替的爵位。

    可惜,没教养好儿孙,一代不如一代。

    如今是昌顺伯,再过两代,怕是连这爵位都没了。

    公公说这些,算是代为给肃王解惑,告诉他,昌顺伯今天会出现在宫门口的缘故。

    陛下漏了口风,昌顺伯自然要亲自递帖子来,走这么一道程序。就是这么巧,两方人在宫门口碰个正着。

    不过听说昌顺伯吐血昏迷,已经被太医送回了昌顺伯府,那今天应该是进不了宫了。

    又往前走了几步,就到了政事堂门口,小太监们满面笑意的拱手行礼,“王爷,您快进去吧,陛下等着您呢。”

    肃王微颔首,说了句“有劳”,抬步便进了宫殿。

    这厢宫门一关,陛下与肃王说了什么,也无人可知。

    那厢翊坤宫中,谢姑姑亲自迎了几人进去,然后不着痕迹的将常慧心打量了又打量。

    谢姑姑第一次正经和这位常夫人打交道,还是上一年去昌顺侯府,给侯府的大姑娘送谢礼。

    那次与这位夫人只说了几句话,便觉这位夫人别看是商户女出身,但规矩礼仪是再好不过的,即便比之京城诸多贵妇人,也半点不逊色。

    但这位夫人虽面若芙蓉,颜色极盛,却气色不好,不仅有气血两亏之相,就连精气神也憔悴疲惫。

    那模样她并不少见,凡是日子难过的妇人,大多如此。

    又想到这位夫人出身不高,又一直没生下儿子,那日子肯定不如表面上花团锦簇,怕是在这府里也是步步维艰。

    她面上没说什么,回了宫却把所见所闻俱都告知娘娘。

    当时娘娘还说,若那位夫人迟迟不生子,怕是在昌顺侯府不能长久。

    娘娘见微知着,早从陛下口中看出,赵伯耕并不是那愿意承认自己有短处的男人。

    他为求子无所不用其极,又最是性情狭小,真到了走投无路之时,他不介意丧妻再娶。

    娘娘甚至让她多打听些昌顺侯府的动静,若是听闻那位夫人身子不适,便及时派太医去看一看。

    那府里的大姑娘助力过秦王,该给一二便宜才是。

    却哪料到,那位夫人优柔寡断,没甚能耐,那府里的大姑娘却最是决断果敢。

    大姑娘一力促使父母和离,带着她母亲脱离苦海,甚至还带走了嫁妆,要走了大笔赔偿。

    有女若此,他们再是不担心这位夫人后续的日子不好过。却也还是会担心,两个妇孺,又都生的貌美,怕是会被人觊觎。

    却万万想不到,这位常夫人当真好运道,离了昌顺侯那等男人,还另有良缘可觅,最后竟是嫁给了肃王,做了那肃王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