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1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151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第1/3页)

    得益于央视版《三国演义》拍摄的过于成功,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国人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着一份别样的‘滤镜’,几乎就没有人不熟知这一段历史。

    基于自身经历的社会阅历,人生阅历,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对三国各方势力有不同的看法和喜爱。

    蜀汉有蜀汉的浪漫,曹魏有曹魏的风骨,东吴有东吴的鼠辈。

    《三国演义》作为话本,其剧情跟真正的历史记载有很大的出入,比如人物的删减,融合。

    曹操前期最为重要的谋士,戏志才的戏份就全部被删除,《三国演义》中压根就没这个人,戏志才的功劳大部分被分给了郭嘉。

    又比如让很多人对历史产生了一定的‘误区’,尤其是在战争方面。

    让很多人都以为古代打仗是真的会两军拉开阵仗,让领兵的武将在阵前单挑,又比如对军队的数量没有概念,动不动就十万,几十万大军……

    但《三国演义》终究是基于三国这段历史进行的艺术创作,整体脉络还是遵循了原本的历史线。

    颍川。

    高羽并没有亲自去过,但对这个地名却如雷贯耳。

    魏武曹操初期得到的第一笔政治投资便是颍川世家们。

    尤其是‘苟或(xunyu)’,作为曹操最大的助力,曹操如汉高祖刘邦那般领兵在外打仗,那么荀彧便是曹操的萧何,助其稳定大后方,统筹粮草、后勤,让曹操可以安心在前线领兵。

    如戏志才、郭嘉、陈群、陈琳、以七十岁高龄诞下幼子钟会的钟繇……

    陈氏、荀氏、钟氏……都是颍川本地的大姓豪族,这些豪族也跟曹魏乃至后面的西晋高度绑定。

    也都衣冠南渡,前往南朝依旧身居高位。

    但并非是所有人都去了南方。

    古代所谓的世家、望族,其实就是祖上比较阔,能够支撑家族内的男丁,娶妻生子,开枝散叶,人丁兴旺。

    人丁兴旺,彼此之间是血亲,联系密切,自然在当地会很有‘实力’,又能反哺族中之人去朝廷里当官。

    这些世家的本家衣冠南渡,但旁支小族却未必跟着一同离开,而是留在当地,这么多年过去反倒是也壮大了不少。

    高羽的印象中,荀氏势力最强大,毕竟荀彧最有名气嘛。

    但在回丞相府的路上,高羽却从杨愔口中得知。

    颍川众多豪族中,以陈氏势力最大。

    当初孝文帝令人《定姓族》的时候,陈氏便被定为颍川第一姓,《九品中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