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8 城南遍豪宗 (第2/3页)
植出好茶。
严格来说,关中地区的水土气候并不是最好的种植茶树的地方,反倒是秦岭南面向阳的汉中地区要更适合。
不过这样的情况倒也并不绝对,用心寻找的话,长安附近还是可以找到一些适宜种茶的地方。
裴敦复就向张岱讲过,长安附近的名刹草堂寺名下便有茶园,所种出的茶叶不只能够满足僧众自用,还会馈赠给供奉礼佛的信众们,草堂寺的茶在长安城名气也是不小的。
张岱要走的倒不是小罐大师茶之类的高端路线,高端茶叶的生产和加工大可以放在气候环境更加适宜的产区,关中要做的则是中低端大范围的种植,要走的也是外贸互市的渠道。
满腹腥膻的突厥人,你就算卖给他们高端的茶叶,他们也喝不明白。反而一匹小马驹换来几块大茶砖,一家人能牛饮上几个月,滋润肠胃还能清热消溃,显然是更划算。
茶叶在关中也并不是什么新奇事物,只是主要集中在僧道等宗教界当中应用,而在普罗大众日常生活存在感较低。
毕竟当下的煎茶术也实在太繁琐,普通百姓甚至都没有煮白开水饮用的习惯,更不要说浪费燃料与调料去烹茶饮用。他们即便有饮茶,相当一部分情况也都是做药用。
眼下的茶叶也并不是什么频繁的跨地域进行大宗运输销售的热销商品,关中这些寺观所消耗的,往往都是自产自用。因此只要抓住这一线索,寻找并挑选可以大规模种茶的地方就不难。
裴敦复便循此给张岱提供了几个区域,一是长安城西面九成宫周边那些公私园囿,一是东面骊山温泉汤周边,再就是城南韦曲、杜陵等一直延伸到终南山北麓的丘壑地带。
张岱也打算趁着上巳节前后这段闲暇时间实地走访一番,敲定茶园选址然后便开始筹建。
有了茶园之后,他就能够从汴州船队里挑选一批壮卒来安置其中,平日在茶园中劳作或训练,并且分番入城来担任自己的随从护卫。
茶园起码得有几十上百顷的作业面积,在里面安排百十个壮卒壮卒做茶工,也是非常合理的,不会太过显眼。随着未来经营的茶园越多,茶园的规模也越大,相应配备的人员自然也就要更多。
就算人员并不能全从关东引入,而是要在关中就地招募,只要茶园能够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收入和安逸的生活,他们当然也就有了保护当下生活不受破坏的动机。
然而就算张岱已经做好了各种思想建设与人事准备,当其真正开始筹办事宜的时候,才发现仍然小觑了在京畿周边大置产业的难度。
“张六、张六!起床没有?不是约好今日同出城南访选园地?若再不行,晚间恐难及时回城!”
清晨时分,张岱洗漱完毕正在进餐时,李峡和窦锷已经吵吵闹闹的走进张家大宅来,见他还在食堂慢条斯理的进食,当即便连连催促道。
张岱对他们这热切积极的态度也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