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0 载歌载舞,妙笔生花 (第2/3页)
美的舞姿,一边在脑海中搜索记忆。他见有的考生已经在提笔拟辞了,于是便也不再多想,提起笔来缓缓书写道:“吴刀翦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辉……”
正因为白纻舞非常的流行,常常作为宴会中的表演项目,所以为此舞曲作诗的人从古到今都是不乏,甚至堂中那些奋笔疾书的考生们,大概平日里也有类似的经历,所以才能提笔就写。
张岱写的这一首是李白的《白纻辞》,真要说多么精彩倒也不尽然,只不过是欢场上的敷衍之作。
所以在写完一首之后,他也有些意犹未尽,于是便又继续写起来:“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衫称少年……”
在场类似张岱这般一题多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也不清楚圣人让伶人表演的下一曲是什么,只能在自己有把握的范围内尽量多作发挥。
一舞终了,殿堂中已有三十多名考生写出了最起码一首诗作,这个比例还算不错。
至于其他那将近二十个作诗不成的,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文化课不过关的学渣了。毕竟他们这样一个家世背景,要说没有欣赏过白纻舞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都写不出那就意味着基本没什么诗赋能力了。
虽然说文化课不过关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废物,但显然在今天这一场以文辞为重点考核内容的考试当中是很难脱颖而出了。
舞者们退下之后,表演停顿了片刻,但很快便响起了鼙鼓、铙钹等乐器声,一时间充满肃杀威严的金戈声响彻殿堂。
张岱一听这乐声不免暗叹一声皇帝虽然对他们有关照、但也很有限,之前还是柔情无限的吴声软舞,这会儿突然转到了卤簿仪仗的军乐上来。
他虽然也听过一些卤簿大驾的仪仗乐,但眼下殿中所演奏的却没有听过,一时间也不由得面露茫然之色。
当他左右张望时,发现有的考生也和他一样面露茫然之色,显然对此也颇感陌生,有的则已经开始提笔快写起来,显然是对这乐曲非常熟悉。
张说坐在殿堂侧上方,见到孙子只是皱眉不写,心知这是触及到这小子的知识盲区了。他也不免心内暗悔之前对这小子疏于培养了,没有经历过多少大场合,对于大驾卤簿乐如此陌生。
“这是铙歌《上之回》。”
他刻意不去望张岱,而是望着另一个同样一脸茫然的考生提醒道。
且不说那考生有没有受到启发,张岱听到这个乐曲名称后却是突然眼神一亮。虽然这曲调没有听过,但是这个曲名他却还熟悉。
“上之回”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巡边归京所作乐曲,主要应用在帝王归京的场合当中,张岱自从来到这个世界,皇帝就蹲在洛阳,顶多去年去汝州泡温泉又返回洛阳,也没有演奏此乐,自然就没有听过。
但是借用这一典故,却有不少古代诗人都有诗作,其中还包括李白的一首“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