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252 社稷有需,并行大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0252 社稷有需,并行大事 (第2/3页)

、恃强凌弱,渐渐开始失控。

    或许他们会在未来某一年与官方运载租物的漕船争道冲突,影响了租物的运输,从而令朝廷大怒,政敌们也抓住这一机会而大加攻讦,一鼓作气将张岱在朝在野的势力都一网打尽、连根拔起!

    这样的想象绝不是张岱在自己吓自己,而是事情展开之后,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除非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势力发展壮大,权倾朝野、把持内外,否则这件事就一定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

    想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那就要在团队创建伊始便强调信仰、道义,既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同时还能加强自律性,而不是盲目的网罗游食、藏匿亡命。

    张岱如今身边可用之人虽然不少,但这些人无论德行还是能力都还让人不那么放心,尤其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如果不是智勇兼具且德义自律,很难妥善处置各类情况。

    南霁云无疑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其人勇武出众、临事不怯。至于其人品,张岱虽与其相识不久,但对历史上其人事迹那也是钦仰已久,无疑是这个时代筋骨节操的代表人物!

    虽然眼下的南霁云还没有经过岁月长久的磨练,做事还有些冲动,比如轻信乡人传言去袭击徐申,但张岱也愿意和他一起成长,给彼此一个机会。

    南霁云并其同伴才只有五六十人,跟一支运力可观的物流队伍所需要的人员仍相去甚远。至于其他成员的选募,张岱所瞄准就是织坊所收容救助的妇孺们的夫主家人。

    虽然眼下各州都进行了程度不一的以工代赈或其他赈济方式,但这些官方的营造工事毕竟只是暂时的,那些被召集起来的丁夫终究还是要回到乡里。

    但在灾害过后,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再次重新恢复正常的耕织生产,注定会有人家财散尽、宅田荒废,乃至于成为游食流人、浮逃在外。

    如今的张岱能力有限,救不得所有人,只能覆盖那些已经在织坊接受救济、彼此渊源颇深的人家,将这些人家的丁男户主吸纳过来,给他们一份沿运河谋生的工作。

    而这些人各有妻小家眷,也不是那种一个吃饱、全家不饿的亡命之徒,做事自然更周谨、有分寸,也避免了他们目无法纪、纠众作乱。

    表面上看来,这些人和大运河沿岸州县那些靠水吃水的脚力劳工并无两样。而那些脚力们其实也要各自依附于当地的豪商富户、组建行社组织,才能接受官府的和雇与私人的雇请。

    只不过相较于其他驮帮、船队组织,这些人要更有组织、纲领和纪律。哪怕是游走各地的江河运夫,他们实际上仍然是家小俱全的良家子弟,虽无恒产,却有恒业!

    当然这是张岱一个整体性的构想,至于眼下整支队伍除了李道邃赠给的那十几艘运船之外,便只有南霁云这几十人。

    所以当下就需要南霁云在曹州境内挑选合格的船工,然后接受曹州州府的和雇,先把船航行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