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236 斯文崔魏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0236 斯文崔魏徒 (第2/3页)

小子这么会来事,当即便捻须大笑起来,嘴角几乎都咧到了耳根,旋即又一脸无奈的对席中宾客们说道:“让诸位见笑了,我离都赴任时,此儿便悲鸣洛浦,执辔不去,竟欲随父赴任而舍省试不赴,一番厉斥勉强留家,春榜新放便又匆匆入州。”

    饶是张岱早知道他老子是个什么货色,这会儿听其睁眼说瞎话,一时间都有些受不了:咱要不要搞清楚那天悲鸣洛浦、幽怨不去的是哪个王八蛋?

    “父子情深,天伦人道,张别驾风格高标,所以户生琼实。儿郎年未弱冠,已经春榜唱捷,诚是羡煞时流!”

    其他州内时流自不知父子俩实际上是个怎样的状态,这会儿只看到父慈子孝的浓浓深情,自然也都忍不住连连赞叹,望向张均的眼神也都充满了羡慕。

    没办法,这家伙实在是太好命了,有一个天下文宗的老子还不只,就连十几岁的儿子都科举应试成为状元,放眼天下,这样的人物又有几人!

    张均在家里窝了好几天,就是为的等候这一刻,这会儿听着满席宾客们的夸赞声,眉毛都快飘到了头顶上。

    一直等到张岱忍不住主动发问,他才向张岱介绍起在座的宾客们。

    与张均同坐于主人席的中年人,便是郑州刺史崔尚,即杜甫诗中“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中的崔徒。

    “日前杜审言之子携家人过境,入府来访,其户中有小子甚是精神,夸言都畿人事,甚称张六郎。

    数日之后春榜便出,张宗之赫然榜首,倒是应验前言。与张别驾共事多时,不闻其言家事,由此可见张燕公家珠玉满堂,目作寻常的少徒,放出便惊艳人间!”

    崔尚看着席前作拜的张岱,眼中满是欣赏,嘴里当然也不吝夸赞。

    张均先是暗自瞥了一眼这小子,然后才又哈哈笑道:“与使君所谈论俱是牧民宣政之要务,言此小子作甚。若非此番选司偏爱、擢以状头,实在难能隐藏的住,我也不愿多言,免得助涨他骄性。”

    张岱懒得理会他老子吹牛逼,听崔尚此言才明白怪不得省试前后在洛阳都没见到杜甫这小子,原来跟他老子到处流窜去了。

    为免他老子继续再拿他当吹牛的道具,张岱在见过一圈席中宾客后,便连忙将众同年向席中众人引见。

    不过怎么说呢,成年人的交际场就是赤裸裸的名利场,他们这十三人能够春榜及第,自然也算是今年科举应试的宠儿,可是在这场州内的宴会上,也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

    包括已经诗名甚壮的王昌龄,也没怎么受到重视。反倒是李嶷和杜頠这两个国子监案首,还有杨谏这个弘农杨氏子弟,因为各自家世而受到了几分优待。不过这倒也不足以说明士族阀阅多么的受到重视,主要还是当做一种身份标签。

    盛唐社会空前的繁荣,各个阶层和地域的人流动与接触更加的频繁,社交场合中一些比较特殊的标签自然就更容易建立起一定的认同感。

    所以盛唐重视门第,是出于一种社交的需求,而不是以此作为资源分配的准则。见面互相打听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