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迁都事宜 (第3/3页)
一把剑磨的太多,不见得有多锋利,反而会被磨断。
圣君的儿子不好当,圣君的太子更不好当。
“迁都的事就在今年,朕已经下令由工部的韩克忠负责,其余各部配合,这事你上点心,今年就要迁完,不能拖下去!”
“是,儿臣明白!”
太子行礼后转身离开,朱雄英喊了一声!
“太子!”
“父皇!”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你批的奏本,朕都看了,还不错!”
太子尴尬的笑道:“这是儿臣应当做的!”
朱雄英点头,继续说道:“这些年,朝廷空缺不少官员,不少衙门都是由副官代行事务,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回头把朝廷正五品以上的空缺送过来,朕给你加点人!”
“是,父皇!”
太子走了,出了门,看似就是一次很正常的补官员空缺,可太子总感觉,不太对味,皇帝老子最后说的是,朕给你加点人……
……
人一旦上了年纪,总是喜欢怀旧,去想那些一些已经走了的人,已经过去的事。
永兴皇帝也不例外,回首往事,永兴初年的那一批辅臣,那是真正的忠臣良将,国之栋梁!
他们故去后,再也没有可以像他们一样,为了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将不复洪武朝风光,文臣更是难挑出几个能办事的。
越是这样,朱雄英就越怀念当初的那些老臣。
“老朴!”
“奴婢在!”
坐在乾清宫大殿的朱雄英吩咐道:“传画师,画一幅功臣图,把永兴初年辅佐朕的那批老臣全都画下来!”
“是!”
次日,画师将画送了过来,以太庙功臣画像为模版,绘制出了这幅永兴功臣图。
朱雄英身穿龙袍,坐在主位,少年帝王,意气风发,那一年才十九岁,初登大宝。
两侧分列着一众老臣,蓝玉,王弼,韩宜可,傅友文,凌汉,郁新,董伦,还有詹徽……
“你们走后,朕再也没有遇到像你们这样的臣子了!”
朱雄英感慨万千,吩咐道:“把这幅画临摹数份,给画中所有功臣的家里送上一份,传承下去,君臣一场,算是一份香火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