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4章 张飞改良印刷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304章 张飞改良印刷术? (第3/3页)

那也只能算实用新型……

    至于过程中他们要怎么改进,这就看手下的了。

    甩手掌柜嘛……主要是刘备懂的技术确实也不多,他只会尊重技术人员,主打一个舍得出钱。

    张飞也是没想到,这玩票性质的艺术学院,居然还真捞到了足以流芳百世的大活儿……

    虽然张飞自己不喜欢读书,经学水平一塌糊涂,但这并不妨碍他搞雕刻艺术。

    出于兴趣和习惯使然,张飞在雕版上搞了些插图……

    好不容易有表现的机会,当然要表现一下艺术家风范。

    比如之前被刘备薅走的那本《秘戏·房中八术》,张飞就兴趣盎然的配了足足三十二幅插图……图比字还多,整得跟连环画一样。

    之所以先刻房中术,主要是因为张飞以为刘备喜欢这个——毕竟一万多卷藏书,刘备单单只薅走了这一卷……

    只不过,由于张飞错别字太多,陈封在严谨校对后决定请张飞高抬贵手,把雕刻文字的苦活累活让给学院的学生们。

    于是张飞专心致志只负责插图事业,并且还无师自通的搞出了全新的阴阳结合的版画——凹版与凸版结合的,有些地方甚至还用上了网格线,以便拓印时能有光暗效果……

    印出来的阳面不再是黑底白线,而是白底的纯正漫画。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印制版画,还是写实派的。

    这是印刷史上的巨大突破……

    但张飞完全没察觉他搞出了印刷术新发明,只沉浸在阴阳相合的艺术创作中。

    而陈封倒是很敏锐的发现了阴阳雕版结合的好处,于是真正的雕版印刷就这么草率的出现了,而且是能印制画作的高端技术。

    ——有时候,那些看起来特别有文化的事儿,往往就是这种看起来没多少文化的家伙在无意间搞出来的。

    所以说,科技创新之类的事儿,都得基于生活……有兴趣才有热爱,有热爱才有创新和发展。

    拓印出来的第一批纸制书,当然是先送到刘备这里的。

    只不过,由于刘备军务繁忙,接手这些书的是校书郎蔡昭姬。

    对于书籍,蔡琰向来是很严谨的,因为这年头的书和现代的不一样,经典是不能有错字的,一个字不对意义就全变了。

    蔡琰校对得很认真,以至于到最后才发现,这插图好像很有点不一般……

    但张飞的画现在是真有水平,完全可以称之为自成一派,又灵动又写实。

    不仅延续了细枝结硕果的传统美德,还基于张飞本人的实际考察,作了不少贴近生活的描法调整。

    蔡琰带着批判的态度一直欣赏到了傍晚,看得脸红心跳全身燥热,然后遇上了匆匆赶回来查看第一批书稿的刘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