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304章 张飞改良印刷术? (第1/3页)
其实徐庶到来后,最开心的是贾诩。
本来贾诩才是‘自愿’天天加班的那个。
徐庶把策试取士的活儿接过去之后,贾诩又过上了朝辰晚申的养生日子。
同期参加策试的还有几个关系户——田豫、陈封,以及贾诩的长子贾穆。
三人同年,都是虚岁二十,田豫已及冠,表字国让。
其实田豫和陈封本来就已经是刘备的幕僚了,原本是不需要跑来考试的。
不过这年头的惯性思维还是很强大的,田豫的母亲希望田豫能以朝廷取士途径得个正经官途。
这也是大多数人的观念——因亲近关系得到提拔容易被视为幸进,田豫十五岁就在刘备手下任职,容易惹人非议。
但实际上,那些举孝廉的士人,哪个不是基于亲近关系?
当然,刘备是很支持这么做的,因为这会展现出策试的权威性,会让人将策试视为得官的“正途”。
因此刘备还大力宣传了一番。
不仅宣传了通过策试的田豫,还宣传了没通过策试的陈封和贾穆。
田豫能通过是没有任何毛病的,他本来就有能力。
通过策试后,刘备直接奏请刘协,将田豫升为了射声校尉,让其组建射声营。
这是真正的实权军职,也是禁军职务。
之前的射声校尉是马日磾,现在已经迁为太常,军职空出来当然要给自己人。
而陈封和贾穆,其实是专门安排来衬托策试权威性的。
陈封没过,是因为他本来也不需要策试,他是刘备的家臣,记的是刘备的家史,只是为了配合刘备的政令才来报了个名。
当然,考兵法或政务陈封本来也过不了,他不是那种学什么都会的天才,但人品可靠且心智坚定,或许将来可以做监察御史,也可以做掌玺侍诏。
——刘备的徒弟都没考过,当然能表现出这策试确实是公平公正只看实际能力的。
而贾穆没考过,倒不是因为水平不够,而是因为贾诩不让……
贾穆的面试官就是贾诩本人。
众所周知,当爹的考校儿子,那肯定是很严苛的。
贾诩对贾穆的标准,基本上相当于考校三公。
也就是在拿贾诩自身的水平考贾穆,当然过不了……
其实贾诩倒不是怕人说闲话,他是担心贾穆年轻气盛惹麻烦。
两个大佬的子侄没过策试,两个孤寒之家出身的青年却被委以重任,这确实大大提高了寒门积极性,也使得策试取士的方式在民间有了“公平公正”的名声。
……
眼下各方军报还没传回来,刘备知道三个方向都出现自称天子的乱贼只是个开始,所以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