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5章 效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25章 效法 (第3/3页)

  刘备得知情况后倒也不急。

    彭城那边张饶已经可以自行安置。

    刘备设在东海郡的粥场已经吸引了至少五万人,而且一直有人从琅琊那边过来。

    如果能长期维持,徐州大部分黄巾都能安定下来,加上张饶那边的人,需要安置的人口总数大概有三十万——其实目前东海、琅琊、彭城等地已经有足够安置这些人的田地了。

    只是粮食确实不够用,必须有足够让这些人支撑到明年秋收的粮食。

    如果能得到足够多的粮食,也未必就非要弄死下邳和广陵的宗贼。

    但糜竺和臧霸等人却比较积极……

    这关系到他们的利益。

    于是糜竺找到了刘备:“使君,下邳淮浦有名门陈氏,乃徐州士族之首,若能得陈家相助,必能一举平定徐州。”

    “陈太尉家中?”

    刘备是知道淮浦豪门陈家的,但并不了解陈家的立场:“子仲与其相熟?”

    “不熟……竺攀不上这等豪门。”

    糜竺摇头自嘲。

    淮浦县位于淮河与沭水交汇处,是真正的鱼米之乡,也是徐州少有的没被祸害的地方。

    这主要是因为淮浦县有名门陈家。

    陈家世代高官显贵,名声显赫。

    目前陈家家主是陈珪。

    陈珪的伯父陈球曾任太尉,诛灭王甫后与阳球同死。

    虽说陈球因党争而死,但陈家并没有因此衰败,陈珪这一辈在陈球关照下出仕做官者极多。

    做了党争领头人确实容易死,然而这同样是生意,站在前排的人,只要没被族诛,自然能给家族子弟争取些好处。

    陈珪目前出任济北相,陈球之子陈瑀、陈琮皆任高官,各地皆有故旧。

    世代官宦,家中仆从门客比糜家还多,淮浦县一万三千户人,其中一万户都属陈家门下。

    泗水与淮河之间上万顷(汉顷)最肥沃的土地,全都是陈家的。

    而且,陈家和汝南袁家是世交。

    这是正经的豪门世家,一般人确实是攀不上的。

    “若是让下邳豪门典农广陵……不行,陈家这样的名门怕是看不上……陈珪是北海相,他是知道张饶进军路径的。得让陈家效法于我……”

    刘备想了想,吩咐糜竺:“子仲带我荐书去淮浦,告知陈珪之子陈元龙,我要先辟他为青州刺史部从事,然后用青州的名额举他为孝廉……让陈元龙来与我见一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