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二十年税收,虚假繁荣 (第2/3页)
民间收购粮食,转头却以远低于收购价、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朝鲜市场上大量抛售!
这一进一出,汉商无疑是在做赔本买卖,每天损失的金钱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樊哙等将领看得心头滴血,私下里没少抱怨。
然而,这一策略的效果却出奇地好。朝鲜上下,从贵族到平民,彻底相信了这些汉朝商人“求参若渴”、“人傻钱多”到了失去理智的程度。
他们一边乐呵呵地把陈粮甚至次粮卖给汉商换取高价,一边又从汉商那里用极低的价格买回足够甚至更多的粮食食用。
“看呐!汉人又在做冤大头了!卖给他们一石粮的钱,能买回两石还有富余!”
“快!家里还有多少存粮?都卖给汉商去!反正吃完了还能低价买回来!”
“汉皇为了那几根人参,真是把国库都掏空了啊!哈哈!”
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像最甜蜜的毒药,让朝鲜社会对汉商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信任。
没有人再去思考为什么汉商要做这种明显亏本的生意,所有人都沉浸在轻易获取财富的快感中。
卫满朝廷的官员们,甚至也加入了这场套利狂欢,利用职权囤积粮食倒卖给汉商,中饱私囊。
与此同时,关于大汉皇帝刘盈痴迷长生、急需朝鲜野山参“续命”的流言,在汉商的有意推动下,愈演愈烈,细节也更加丰富逼真。
按照流言所说,刘盈因东征倭国劳心劳力,龙体亏空,有道家仙长指出非三百年以上的朝鲜紫纹参不能补益。
刘盈为此寝食难安,已悬赏万金,并许诺,若有能献上极品宝参者,无论出身,可直接封侯拜将,入朝为官!
这个消息极大地刺激了朝鲜人的想象力。
封侯拜将,一步登天!
这比单纯的金钱诱惑力大了何止百倍,更多的人涌入深山老林,更加疯狂地搜寻野参,种植人参的热情也达到了顶峰。
卫满在王宫宴会上,听到近臣绘声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