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我们到了!(求月票!) (第2/3页)
“抱歉伙计,我搞砸了。”贾森.基德主动揽责。
“不贾森,你没有搞砸任何事情。在这支球队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你的责任是防守,是用丰富的经验帮助我们。
而在这些方面,你今晚做得不错。你的每一次防守,每一次传球,都是在让我们更接近冠军。”
“操塔妈的大实话!”凯文.加内特也凑上来,粗粝的双臂同时搂住两人肩膀。
他露出笑容,就好像今晚胜利的是湖人:“没关系,在圣安东尼奥那帮杂种的老巢,在他们亲爹亲妈的眼皮子底下,把胜利的墓碑插进ATT中心的地板。老子保证,那滋味会比蜂蜜还要甘甜一万倍!”
失利的阴霾并未在湖人三巨头之间投射猜忌和指责的裂痕。
他们选择用铁甲般团结的意志,共同撕碎这片战败的暗幕。
是的,他们或许不再拥有超级活塞那旭日喷薄的青春。
是的,他们的战绩没有活塞那么璀璨。
他们这个赛季也只有科比一人入选最佳阵容。
但正如史蒂芬.A.史密斯所言,他们是一支更好的球队。
西决G6,凯文.加内特完成了他目标,将胜利的墓碑狠狠插进了ATT中心的地板。
贾森.基德今晚痛定思痛,强势反弹,与科比、KG合砍70分!
科比.布莱恩特上场38分钟拿下34分。
凯文.加内特上场35分钟拿下28分。
贾森.基德上场28分钟爆砍1680秒。
虽然如此,可贾森.基德还是在第四节摁住了妖刀。
看着马努.吉诺比利连续跳投不中,格雷格.波波维奇生气了。
看着马努.吉诺比利击地传球传到泰肖恩.普林斯屁股上,格雷格.波波维奇崩溃了!
让你击地传球,没让你击屁传球!
贾森.基德利用超越数据的出色的防守,扼杀了马努.吉诺比利在第四节吹响反击号角的所有可能性。
比赛结束,洛杉矶湖人有惊无险的过掉老对头马刺,连续第三个赛季杀入总决赛。
姚明罕见的发火,砸掉了工作人员递来的一瓶水。
马努.吉诺比利目光呆滞,这个赛季对他而言太过艰难。
托尼.帕克擦了擦汗,他觉得他们还有机会,这并不是终点。
剃姆.邓肯默默下场,渴望着东山再起。
凯文.加内特则如同一位拄剑于尸骸遍野战场的老战士,双臂叉腰,孤独矗立在ATT中心这片硝烟未散的焦土上。
他的目光扫过看台上那片被绝望浸透的灰色人潮,内心深处却并未涌起一丝预想中的复仇快意,并未尝到一万倍于蜂蜜的甘甜。
不是胜利不够甜美,而是真正的胜利还未到来。
34岁的时光刻痕,正如同铁锈般悄然啃噬着他的钢筋铁骨。
这个赛季,伤病已经开始越来越频繁的找上他。
他的场均得分掉到了14.3分,他的篮板掉到场均仅剩7.3个,他的盖帽掉到场均0.8个。
这些数据,都是他新秀赛季以来的最低值——盖帽甚至还不如新秀赛季多。
他比任何人都更清醒,此刻这副躯壳里残存的力量,与两年前那个傲立巅峰、在漫天彩带中亲吻奥布莱恩杯的战神比起来,根本是两个水平的球员。
一个残酷的认知,如冰锥刺入骨髓:他的夺冠窗口正伴随着他每一次沉重的呼吸在缓缓关闭。
因为老去的不仅仅是他,还有基德,还有科比。甚至,还有菲尔.杰克逊。
所有人都刻满了时光的叹息。
这是一支已经处于黄昏中的球队了,所以,一场西部决赛的惨烈突围又怎能浇灌出真正的喜悦之泉?
他们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去赢得总冠军。
毕竟,到现在这个年龄。
你永远不知道,这会不会是属于你的最后一次机会。
他们过掉了圣安东尼奥马刺,干掉了全联盟最令人窒息的传奇双塔。
但真正的终极炼狱,才刚刚撕开燃烧的入口。
接下来,他们必须击败纽约尼克斯。
击败那将不败光芒泼洒向苍穹的当代神话!
凯文.加内特不清楚这是否是他最后一次挑战林奇的机会。
所以,他唯有在每一秒都竭尽全力。
CCTV的场边记者走到他身旁,用流利的英语与他交流。
“凯文,即将挑战纽约尼克斯,你有什么想对好朋友林奇说的?”
凯文.加内特凑近镜头,眼中最后一丝温和瞬间被蛮荒兽性覆盖:
“抱歉中国球迷们,我非常爱你们。但在总决赛结束之前,在奥布莱恩杯的归属尘埃落定之前,我和林奇可不是朋友。”
——
2002年,明尼阿波利斯。
凌冬雪夜,寒意刺骨。
26岁的凯文.加内特如雕塑般坐在标靶中心正中央的铁椅上,双拳紧握。
他失焦的目光投向对面半场,长14.32米,宽15.24米。
从来没有任何人,可以仅靠自己的力量去独自镇守那片决定命运的巨大矩形。
即使是他这位被视作超级天才的年轻人也无法做到。
所以,他们一直在输。
他们在上赛季季后赛首轮1比3败给了马刺,另一个21号将他变成了祭品。
重整旗鼓后,他本以为今年会更好。结果半年前,他们直接被另一支德州球队达拉斯小牛3比0横扫,来自德国维尔茨堡的41号让他颜面无存。
巨大的挫败感如黑雾般弥漫在空荡的球馆,将他层层包裹。
而他对面,乔治城大学传奇铁帅,现TNT电视台记者约翰.汤普森正严肃的问他:
“撕开伪装吧凯文,你的健康状况到底如何?你感觉肌肉有多酸痛?你究竟累到了什么程度?”
此时,他们正在标靶中心内做一个专访,两个人,空旷的球场,一台摄影机,约翰.汤普森直面凯文.加内特。
面对那个以强硬著称,培养出了帕特里克.尤因、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