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两处法脉,桃李名师如何用 (第2/3页)
这些都是探子们要办的。
因此,他们也注意不到,一些根本入不了大派高门眼界的升斗小民。
明月高悬。
深谷之中。
最近这一个月,谷中已有大量的毒藤乱草被铲除。
倚靠那些参天古树,很快建立起新的简陋屋舍,每个屋子里面,都会住十名门人。
原本的那个小村落,就是在地势较高,较干燥的地方,昔日的村民们也有自己的智慧,知道这种地方,蛇虫鼠蚁总要少些。
楚天舒站在那松树妖的一根横枝上,足以眺望所有新建的屋舍。
虽然已经入夜,但还没到休息的时候。
数千人在其间活跃,勤勤恳恳的练功习剑。
“这么多人……”
树下的陆元德,还是有点想不通,“各方的探子,真的不会注意到,登莱山集少了这么多人吗?”
楚天舒微微一笑。
“这些人,要么是四处乱转的孤儿,过几年如果不死的话,就会变成闲汉杂工,是整个登莱山集,数量最庞大,最不起眼的一类适龄少年。”
“要么,则是来自萧、侯等世家,在这里安插的产业。”
楚天舒想了想,找了个具体的例子。
“比如,萧家的采石场,近来每年营收的总额度,其实,比发放给所有工匠的工钱总数,多出三十倍以上。”
“我给所有工匠苦役加工钱,相当于他们原本的三倍。”
“然后,在各行各业之中,让大家推举自家信服、人缘好的一个人为副职,再推一个精明的,本来就熟悉行业内运转方法的人为正职。”
“如此级级向上,取代原本各级的管事。”
陆元德一点就通,笑道:“在外人眼里,这只是你在收权,培植心腹,收买人心,把各家产业化为己用,十分正常。”
“而实际上,从这些人数巨大的变动之中,你完全可以抽调出一部分人来,不知不觉的送入山谷?”
楚天舒温声道:“不错。”
“而且,那些工匠苦役家中,也有适龄的儿女。”
“他们的工钱大涨,发之后,赶紧出去买粮食,是普通百姓最正常的举动。”
“实则这些粮食琐物,却有一部分,被他们的儿女带入谷中,供应众人练功的消耗。”
陆元德啧啧称奇。
每日大家做饭的时候,用的还都是楚天舒传授的什么无烟灶的做法,在谷外,根本看不到这里有数千人生活起居的炊烟。
楚天舒俯瞰山谷,心中也在盘算自己打造势力的各个步骤。
山庄那边,他其实去得比较少。
大多数时候,躲在屏风后面的都是被兵魂掌控的铜人。
那些江湖散人,本身就有一定的武学根底,铜人教导他们,只教导基础。
补足基础对他们来说,恰是日日都会觉得有进益,对将来也有好处的事情,但是在杀伤力上,并不会有一蹴而就的提升。
反观在山谷中这些弟子。
他们入门,学的全部都是夺命十三剑。
这些人的身家背景清白,家人做工种田,有底层生活的经历,更容易唤起对普通百姓的同情。
对这些人,楚天舒花的心思更多,将来同阶之中,也必是战力颇为出众的人物。
待两股力量照应之后,江湖散人中有品性行事不出格的,也自可得到更高明的功法传授。
如此,才是楚天舒为自己的门派立下的基调。
“铜人迷惑外界,我主要在这里经营,双管齐下,各方面进展都还算顺利……”
楚天舒站在树上,心思渐渐澄净。
从发展门人,蒸蒸日上,那种充实快乐的心态中,水到渠成流转到一种闲暇舒适的心情。
“飘蓬天下桃李图,传道授业解惑,助益自我修行……”
这个效果,已经被结合到现在的《山人煮日真经》里面。
楚天舒最近培养的门人多了,渐有所感。
他最初以为,这种效果可能有点类似釜山地藏庙那种香火信念,不过,因为是传道授业解惑,从徒弟身上收到的反馈,肯定要比地藏庙的香火纯粹一些。
现在他真正体会到这种注意修行的感觉,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飘蓬天下桃李图,并没有采集别人念头。
更像是在修炼一种“名师位格”。
就像是一朵飘蓬花,有着很多的绒毛,才方便乘风而起。
如果把名师的位格,也比喻成一朵飘蓬花,那么,每多为一人传道授业,就对于这个人的生涯造成了一次影响。
这种无形的影响力,就像是从自身新长出来的一丝绒毛。
常人是察觉不到这种影响力的,不懂得保养,维持,绒毛很快就会自行消散。
而修炼飘蓬天下桃李图,登堂入室的人,却能够保存住这些“绒毛”。
绒毛越多,乘风而起,越发轻松,与风的交互干涉也越强。
这就是利用名师位格,能吞吐更多天地元气,助益修行的原因。
采集念头,是一种最直白的交换方式,采集者与被采集者的念头,都没有经过更巧妙的变化。
如果,自身得到的回报,远比付出的多,只能证明是汲取了别人的力量,总会因为杂质而苦恼,也会对自己的门徒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而名师位格,本质是靠着传道授业这个过程,对发源于自身的力量,进行诱导、变形、维持、进化。
让自身的“性”命形态更为奥妙,又不会影响自己的门人。
只不过,这第二条路,比采集念头还要虚渺的多,平均的入门难度,高了不止一筹。
“可是,一旦入门,这第二条路所带来的,既浩大又纯粹的感觉,却又是第一条不能比拟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