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始合神仙本愿 (第2/3页)
步接触炼月之法。
即使是在魔道,要传授弟子炼月之法,也是颇耗心力的,繁琐麻烦之处,远超一般武功,一个熟手,同期能教导五到十名新手,就算不少了。
至于身外法枢和求道神农,所耗资源更多,真心想教导弟子,更加需要限定数量。
那些世家大族养军兵,高门大教培养普通教众,只要几年青春效力,不顾后续死活,不负责任,倒是可以大肆收人。
“我确实准备大肆收人。”
楚天舒笑了笑,“但我可没有准备,把他们养成那种世家军兵一样的耗材。”
“一过了青春壮年,就被裁撤,既不知后续练法养法,而又已经被养的脾气恶劣,无所适从。”
“这简直是在源源不断的给民间输送困兽,对任何立场的人来说都不是好事,也只有一群鼠目寸光的货色,能够做得出来。”
即使此界修行之道,已经在飞快复兴扩展,出现不少高手。
顶尖势力或许都有信心,只要他们派出高手,即使民间发生什么动荡,也能很快击溃、镇压下去。
但是,三百六十行,种种生产运输,这些还都是依赖着民间力量来达成的。
即使他们能击溃一百次,一千次动荡,那么一千次动荡都失败之后的民间,还能有多少生产输血的能力呢?
修行者的团体规模,也会因此而受限、萎缩,耽误发展,耽误集中智慧,追求更高的前景。
世间一切,小到微尘,大到山岳,都是相互干涉的。
只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细密雨点,不断打在大山上的时候,这座山到底什么时候会崩。
所谓的正道,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因为正道,才符合更长远、更广大的利好。
楚天舒没有明确说出“此界”这种词语,但也把大体意思随口说出。
“呵!”
陆元德听了,倒没有露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表情,只是无奈一笑。
“墨子说兼爱,孔孟说仁义,荀子欲求教化,我道家愿求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均齐物我与亲冤,万物谐居一处,再无相害。”
“千古贤人,早知正道,但就算悟出这些言论者,有时也会作出相反的言行。”
“人的寿命还是太短了,天地还是太无情,行正道者未必能得善终,行恶邪者反而能享大福。”
“如此处境,即使正道之理,并非空谈,由人口说出,也只是空言罢了。”
楚天舒没有被他消极情绪影响,注意点有点怪。
“均齐物我与亲冤?”
楚天舒问道,“陆道友,这句你从哪儿听来的?”
因为陈英是金丹南宗弟子,楚天舒之前查过一些金丹南宗资料。
“均齐物我与亲冤”,是南宗祖师之一,紫阳真人诗词中的一句。
陆元德一愣,回想了下:“倒也没有哪本书,明确说过这句话,只是贫道浏览典籍,自有文思脉络在其中,顺口也就说出来了。”
楚天舒哈哈一笑,缓声吟道。
“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