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寄托光中寄托楼 (第2/3页)
世上居然有人把这种修炼之法,称作魔道,沈明来嗤之以鼻。
他相信,只要能品尝过一回,不会有任何人能够再拒绝这类秘法。
地牢里弄来的人炉,换过一批又一批,每隔一段时间,都有新的期待,也是他以前在地面上,心境从容的主因。
但是这两年,沈明来的秘法已到了不可再进的程度,他的靠山只愿给药,而不愿给他更高秘籍。
那丹药的方子,他始终未能破解,只凭每月那点分量,若敢继续修行,必会癫狂自毁。
沈明来这两年,甚至不敢单纯施虐,生怕勾起心头异思,不自觉的运用秘法。
地牢空了快两年!
每当他想起这点,心中就有一种饥渴焦燥,仿佛有蟒蛇,在一口一口,吞咽自己的心肝。
前几个月,庆圣寺的和尚跟他接触,实在让他动心。
可那和尚,偏偏失踪了。
“要不然,我就主动派人到北边去,跟庆圣寺别的和尚联络?”
沈明来迈步走出花园,心中还在盘算。
花园隔壁这片大院落里,有一座独栋木楼。
红漆门窗,黑瓦沉厚。
此楼高三层,门面开阔,四角飞檐挂灯,楼顶拱如山脊。
这是沈明来有时用于宴请贵客之地,在楼上,正好能俯瞰整个花园美景。
他心中盘算事情,不知不觉就推门而入,走进这座楼阁。
吱!!
两扇厚大木门,发出轻响,开到了极限之后,门板挤压门框,很快就会反弹回去,正好闭合。
沈明来虽是随手而为,毕竟功力深厚,武艺高超,每分力气都是恰到好处。
呼吸之间,他已经随意往门槛内走过三四步,大门应当要闭合起来了。
他却没有如约听到背后那声闭门的细响。
两扇门,被一种无形的气场停住,依然开着。
沈明来双眉一耸,从心事中惊醒,眼角肌肤绷紧,刹那之中,把听觉、灵觉用到了顶点,去感应身后的情况。
灵觉告诉他,他的身后空无一人。
听觉告诉他,他的身后风声如常。
好像除了那两扇门诡异停住,一切都了无痕迹。
沈明来猝然抬手,左手袖中窜出一把短剑,短剑如镜,清楚地照出了背后的人影。
那人还站在门外,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短剑照到人影的一瞬间,剑身一抹反光,也杀到了楚天舒面前。
普通一抹阳光,经过剑身反射之后,就有了床弩似的冲击力。
但楚天舒左手的食指,未卜先知一样,就竖在自己心口前。
剑身的反光,撞在他皮肤晶莹、指甲晶亮的食指上。
手指分毫无损,反光似乎从手指上,又反了回去。
短剑突然碎了!
修炼魔道秘法的人,真气更加敏感好动,也更加似人生、如心情般虚渺,更能依附于外物。
常人的内力比光线更重,当然挂不上去,连寄于风中,以达到与风同去,都很难。
而魔道真气,却能短暂寄在光线之中。
虽然寄托不多,且还是大大拖累了光的速度。
但沈明来能够做到,一瞬将自身真气,寄托在剑身反光之中,已经是清奇至极的一刺!
楚天舒一指立定,轻易将剑气反射回去,心头却是一动。
陆元德只知道魔道更善战,却说不出具体是怎么个更善战,只能笼统的说,更凶残,更诡异多变。
所以,楚天舒事先也没料到,会见到这种手段。
魔道倡导,全身心接受月浊之气,下意识会给人一种更重的感觉。
可其实,浊和重并不完全绑定。
一团彩色雾气,当然是浑浊的,和一团白雾比,很难说到底谁重。
但这团彩色雾气,肯定还是比清水更轻。
而魔道诡异多变,恰恰符合“轻”这个特征,轻才易变。
魔道的基本特征,应是既轻,且浊,善变化。
楚天舒有意观察,没有急着出手,沈明来却不知道。
他看到自己的剑,刚一照影反光,突然剑身已碎,心中骇然,只道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