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367章 彭城剑,先吃药 (第1/3页)
楚天舒带着两个道士穿过田野,渐渐靠近了繁华地带。
有一条大河,从西北山间奔流而来,沿途须绕过一座山岭。
河道拐了个弯,彻底变成了从正西向正东的流向,分出几条支流,水势渐缓。
水势缓处,两岸房屋最多,除了主河道上要走大船,其余支流上,都架了桥梁。
有拱桥,也有浮桥,人群来往,很是热闹。
簪一朵野花的货郎挑着担子,小心的走在桥上,摇着拨浪鼓的小孩,牵着娘亲的手,贪看河边的风景。
楚天舒上桥至中段后,手扶栏杆,眺望两岸,迎面的风,吹得甚是惬意。
“陆道友说当年来过这里,有没有哪家比较推荐的去处?”
陆元德坚持,不肯让楚天舒再叫他前辈,楚天舒就换了个称呼。
此时,陆元德偏头看去,似乎在甄别岸边景色,跟他当年还有几分相同。
“还真有个地方。”
大河南岸,有座酒馆,布局很是独特,由一座大屋和三座楼组成。
三座楼成品字形,分布在东、西、南三面。
酒馆北面,靠近河边,是一座大屋舍,只有一层,四面有长窗。
白天把长窗卸下,阳光直照而入,桌椅林立,看起来足能坐下上百人,各桌之间,依然稀疏,可容人肆意穿行。
靠近河水那边的屋檐下,悬挂着数十柄刀剑。
有时河上风力较大,刀剑晃动相触,就发出叮当声响。
楚天舒在桥上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些刀剑,陆元德却正是给他推荐了这家酒馆。
三人进了酒馆南面那座楼,就有伙计来迎客,也不问吃酒还是住店,只是先说。
“三位也有兴致,到河边酒舍坐一坐吗?”
楚天舒一笑,嗯了一声。
伙计就引着他们穿过宽敞庭院,去了北面那座大屋。
大屋中如今客人不多,四个角落都有酒柜,红布泥封的黑酒坛,堆积如小山。
东南角的酒柜前,另置柜台,有个头戴方巾的老书生坐在里面,看来是负责算账。
柜台前另有三张胡凳,坐着两个老人,一拿二胡,一抱琵琶,中间一个凳上却是空的。
此刻拿二胡的闲着,拿琵琶的正轻弹一曲,叮咚有声。
楚天舒找了临窗的一桌坐下,离屋外那些悬挂的刀剑不远。
石头道童把老道放在对面,自己坐在侧面,先抓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满杯,将杯中凉水一饮而尽。
伙计匆匆走来,配上一壶热茶,问起菜色。
陆元德点了几样清淡的,楚天舒则在端详刀剑。
这座酒馆外面,并没有什么大大的金字招牌,但在整个登莱山集,也算很有名声,号称“彭城酒馆”。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
相传,从黄帝时期开始,就已有彭城雏形,历经岁月变迁,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但如今的彭城,却不在南北两朝任何一家掌控之下,而是属于彭城侯的封地。
几十年前,世上有两个萧姓高门,其中之一是东海萧氏。
东海萧家有马奴之子萧凉,少年时期,逃亡江湖,辗转在彭城和登莱山集,各待过数年。
二十年前,他剑法大成,剑艺得道,一人杀尽东海萧家高手,挂剑城门上,三日不敢有人进出。
朝廷封他为侯,在彭城为他兴建侯府。
没多少人记得朝廷给他的封号究竟是什么,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