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5章 两朝得道两甲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65章 两朝得道两甲子 (第2/3页)

来内乱频频,外敌强盛,饱经风雨。

    直到刘裕声名鹊起。

    此人领兵,灭桓楚、卢循、司马休之等割据大敌,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又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关中等大片土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凭借着巨大的军功,刘裕得以总揽东晋军政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

    终于最后,代晋自立。

    刘裕虽有英主之象,但称帝两年,就已病逝。

    南朝刘氏,传国四十年,大臣戴法兴,权势鼎盛,总参朝务。

    乃至于,民间有谣传称,“法兴为真天子,帝乃赝天子”!

    截止到这里,南北朝历史跟楚天舒在老家所知的,大体相似。

    不过在老家那边的历史上,这个戴法兴,很快就被新皇帝斗倒,把他流放赐死后,还派人劫杀他的棺材,把尸体焚烧,才能放心。

    而在这个世界。

    皇帝夜宴群臣,在宫中设局,让人围杀戴法兴时,戴法兴于生死关头,对月长啸,一举得道。

    红尘世间,无论习武修道,学佛念咒,凡运用自身之力者,皆属凡俗。

    而“得道”之人,明见乾坤道理,能借天地巨力。

    这世上,已经有两三千年,没有出现过得道者,只留下了遥远难辨的传说。

    戴法兴踏入得道境界,超出所有人预料,一举镇压了体内御酒毒性,当场打杀所有刺客。

    皇帝拜戴法兴为亚父,将朝中不服戴氏之朝臣,悉数打杀、贬谪。

    戴氏好似彻底把控了南朝大权。

    然而,这时风头一时无二的戴法兴,在二十四年之后,就被心腹背叛身亡。

    萧、侯、陈三大世家,扶持幼帝,把控南方。

    这时,世人才惊觉,绝迹两三千年的得道者,如今放眼天下,居然已经不止一掌之数。

    南朝、北朝、世家、军中、教门、巨寇、游侠、海民……

    那些自认得道,超凡脱俗的强者,终究还在世俗间行走。

    因为他们的存在,有些纷争,更加剧烈,急暴,惊世骇俗,有些纷争却被强行压下,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弥平,消解。

    现在,南方大地,共尊刘家皇帝,皇室旨意却难出皇城。

    北方山水,齐拜元氏帝主,帝诏文书却要请国师允准。

    以戴法兴“得道”那年为起始,数到今年,南北两朝隔黄河对峙,已有一百二十余年。

    一百多年的岁月里,双方地盘没有大的变化,边境线也没怎么挪动过。

    于是在边境上,就催生出一些既隐有动荡,又格外繁荣的无主之地。

    登莱山集,就是其中之一。

    也是其中最著名、最繁华、最鱼龙混杂的一块地方。

    陆元德师徒,就是想去登莱山集讨生活。

    “登莱山集?”

    楚天舒念了一遍,轻声说道,“这名字有点怪怪的。”

    “那你也可以叫另一个名字,人间蓬莱。”

    陆元德侧头看向远山,口中讲起这人间蓬莱的渊源。

    “此处濒临渤海、黄海,在先秦之时,属于齐国。”

    “汉武帝来此登山筑台,眺望海上蓬莱仙山,东汉以来,许多船队从这里出海,贩卖丝绸瓷器,运回海外物产。”

    “南北两朝并立之后,几次都想要独占这块地盘,始终不能成功,而边境上的百姓为了维持生计,多有私下往来。”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露出笑容。

    似乎能想象到那幅场景,两朝王公道貌岸然,袖手于高处,相互敌视。

    边境的小老百姓,却偷偷摸摸,以物易物,结伴打猎,甚至有一些约定成俗的小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