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苍天已死(二合一) (第2/3页)
“停下!停下!你们疯了!”
县令的声音淹没在了脚步声中,粮仓的大门被撞开,驻守的士兵毫无斗志,怆惶逃窜。
县令也想要逃跑,但赵虎早就盯上了他,将他拿下,压在夏景面前。
“圣女饶命!我我、我可以向朝廷递折子,说粮仓失火,焚毁了!”县令磕头求饶。
夏景没有回答,扭头看周围的百姓:“你们要这一座粮仓,还是世世代代,永不饥寒?”
无人犹豫,百姓跪倒一地,高呼青莲圣女的名号。
县令面如死灰,意识到事情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这不是一场动乱,而是一场反叛!
……
一个城池的陷落,很快传到了陈王的耳中。
陈王虽然震怒,但还算平静,每隔几年,这样的情景想要发生一次。
只是这次发生的时间太奇妙,在冬季,那些又冷又饿的乱民,本该没什么攻击力,只会死在坚固的城墙下面。
没想到,居然有一支乱民,成功攻入了城池。
因为是冬季,调遣军队很麻烦。冬季行军,粮草运输和保暖衣物都是大问题,用兵成本太大。
他于是选择按兵不动,想要等到冬日过去,等到来年春天,再派兵镇压。
那些乱民攻占了城池,定会贪图享乐,等一个冬天,说不定乱民内部就分裂堕化,到时候不用出兵,只要放出消息,就能吓得他们落荒而逃。
若是普通乱民,的确会和陈王想象的那样,但这次不同,这是有着青莲教教义领导,有着圣女指引的信徒。
没有贪图享乐,青莲教抄了城中贵族地主,拿出粮食和房屋,接纳附近的难民,比官府还要官府,比朝廷还要朝廷。
等一个城池稳定,夏景又派出下属,将附近的其他城池拿下。
那些城池里,都有着他的卧底,他的信徒。为了收服他们,这阵子,九皇子将一堆道具,都送到了小圣女这边,表演了诸多神迹,策反了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底层群众。
贵族和地主们不事生产,所有基础事务,都是底层在做,一旦底层造反,他们轻易就被架空,毫无还手之力。
陈王看着叛军势力越来越大,心急如焚,等到冬日末尾,他不敢再拖,派出了军队。
……
“陈国这次,可是热闹得很。”
南书房里,夏景、薛昭矩、荆王、张赞禹,四人坐在一起,闲聊最近的八卦。
张赞禹摇头道:“叛军是教派出生,而且还是个地方小教派,也没听说有能人加入,恐怕难以维持。”
建立一个组织不是一个容易的事,一个小教派,或许可以掌控数千人,但人数扩展到万,再扩展到十万,管理难度直接上升,便是那些接受了专业教育的读书人,刚上手都要手忙脚乱。
这中间,稍有差错,就是分裂的局面,等分裂了,想要再统合起来,可就难了。
“若有一个精通军事的,或许能挺一挺。”荆王起身,给张赞禹满上茶水。
他想到了一个人,叹道:“有些人,天生便适合当将领,不知道青莲教里有没有一个。”
夏景抬起头,这是说自家舅舅萧继达呢。
他可舍不得让萧继达过去青莲教那边。
张赞禹接过茶水,谢了荆王,摇摇头:“哪有这么凑巧。不过,青莲教本可以吸纳一些军事人才,但自己毁了自己的道路。”
“老师此话怎讲?”薛昭矩问。
张赞禹没回答,看向夏景,这是让九皇子代劳。
夏景啧一声,解释道:“张师是说,青莲教不该对贵族和地主出手,人才都在贵族和地主阶层里。”
张赞禹点点头。
“这话倒也不错,但是太过绝对。”荆王不赞同,“那些知识,其实并不难学,若是在实战中,有个一年,也就能粗略掌握了。”
“他们哪有一年的时间?”张赞禹摇头。
“若撑过第一次讨伐,便有了一年。”荆王道。
讨伐叛军这种事,要么以雷霆之势,直接横扫,要么,就是长线的拉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