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3章 回家了,喜当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63章 回家了,喜当爹 (第3/3页)

笑道:“你还知道非洲黑人呢?那你知不知道你跟姑父一样黑?”

    几个孩子都黑了。

    但汤圆是以前皮肤太白,如今一黑格外明显。

    像是陈家那俩兄弟变化不大,他俩自始至终都是属驴粪蛋子的。

    主打一个黑的透彻。

    一行人开开心心的聊着天回家。

    “都回来了!”马红霞洗好了水果,是一大盘子葡萄。

    孩童们顿时围了上去。

    马红霞把他们拍开:“一边去,这是给你们姑父、小舅、小叔洗的。”

    “给仨人洗的啊?”陈建国吃惊的问。

    陈爱国嘲笑他:“你咋这么二呢?大舅妈说的是一个人……”

    “就你明白,你明白你二大爷呢。”陈建国再次放倒弟弟,“我开玩笑呢,大人开玩笑你小孩别插嘴,你又不懂。”

    马红霞赶羊一样驱赶两兄弟:“哎哟我的两位小祖宗哎,你俩可别闹了,你们的小舅妈现在可听不得闹腾。”

    魏清欢坐下吃葡萄,笑道:“早习惯了,来,钱副指挥吃葡萄。”

    钱进吃了一颗葡萄点点头:“真甜,市场上还有这个呢?”

    “西坪山送过来的,基本上每天都送蔬菜送水果过来,咱家里吃的都是他们送的,他们还送过山泉水呢,让我后来拒绝了,把水从山里送过来,劳民伤财。”魏清欢解释说。

    马红霞进一步解释:“咱街道的突击队还在西坪那边干活,基本上每天都有人回来探亲,队员们轮流回城探亲,然后每次有人回来,都给咱家里捎东西。”

    有人敲门。

    钱途飞快上去开门。

    进来的是熟悉面孔,韩兆新的秘书:“钱副指挥,韩总特意批了条子,给你家里送点海鲜和肉食过来。”

    话音落下,两个青年抬着竹筐、拎着袋子进门。

    钱进道谢。

    新鲜的猪肉、刚杀好的鸡,还有一筐子各式海鲜,其中最显眼的是大螃蟹。

    跟钱进两个巴掌那么大的巨型梭子蟹!

    一群孩子顿时围了上去。

    韩兆新秘书把东西送到后便离开,钱进下楼送人,上楼后没进门就听见陈建国在哭。

    进门以后鸡飞狗跳。

    黄锤确实在跳,冲着一个挥舞大钳子的螃蟹蹦跳。

    它几次上去想下嘴但没敢真下嘴。

    这野生梭子蟹的防御能力很强,反应很快,两个大钳子一直指着黄锤,它敢下嘴那上去就是一下子,能把它嘴皮给剪破!

    这一点不夸张。

    野生巨型梭子蟹的钳子特别有力。

    陈建国之所以哭,就是手臂被钳住了,魏清欢敲掉钳子后一看,手臂上下隔着袖子两片紫青!

    钱进问怎么回事。

    马红霞生气的说:“一群熊孩子!”

    “我一个没注意,他们把螃蟹拿出来要斗螃蟹,结果给螃蟹解开草绳后,螃蟹先斗他们!”

    钱途感叹说:“连螃蟹都知道统一阵线共御外敌的道理。”

    钱进只能收拾残局。

    他让钱途看孩子,把一群孩子给赶了出去:“别在家里闹腾了,去找刘家四兄弟,你们怎么不跟着他们混了?”

    “他们跟着父母回老家抗旱去了。”汤圆解释说。

    钱进恍然大悟。

    真是全民抗旱了。

    他把孩子们赶出去,家里总算清静下来。

    回到卧室他看了看魏清欢腰围,有些丰腴,像是小腹上长了一圈脂肪,还不太显肚子。

    钱进很感慨:“哎呀,没想到我要当爹了,其实我还感觉自己是个宝宝呢。”

    “你怎么不感觉你还在喝奶的时候呢?”魏清欢调侃他,然后注意到他目光后一愣,“等等,你不会真要喝吧?”

    钱进能怎么办?

    他很爱妻子。

    后面再出来已经快中午时分,钱夕、钱程先后下班回家。

    得知钱进回来,两兄妹很高兴,钱程要了摩托车钥匙,说是要去红星养殖场把钱烈给叫回来。

    钱夕给丈夫打了电话,等到吃午饭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凑齐了。

    此时客厅里的圆桌上已经摆得满满当当。

    钱进看了一眼,这才注意到换桌子了:“哟,这么大的圆桌?”

    “是突击队的木工组来家里做的。”钱夕笑道,“你姐夫跟他们聊天,他们得知咱家里人多桌子小,无论如何要来做一套。”

    家具变化挺大的。

    不光多了一套桌椅,也多了一些柜子。

    此时饭桌是主角。

    满桌是海鲜,一股浓郁的鲜香气息霸道地占据了整个餐厅和客厅。

    桌子正中央放了个搪瓷盆,里面堆迭着十几只蒸到通红透亮的大梭子蟹。

    这个搪瓷盆比脸盆大两圈,却也装不下这些梭子蟹,韩兆新给钱进送来的全是硬货。

    每个梭子蟹大小一样,它们蟹壳油亮,蟹钳粗壮,钱进招呼小的们上桌,一人分了一个大螃蟹先慢慢啃。

    送来的大虾最多,一盘子白灼虾之外,马红霞还做了一大盘的油焖大虾。

    跟巨型梭子蟹一样,这些大虾个头惊人,每一只都弯成了漂亮的弓形,上面裹着浓稠油亮的酱汁,撒着翠绿的葱花,看一眼就让人食指大动。

    其他诸如炸小黄花鱼、油泼鲍鱼、白灼海螺等一系列海鲜菜肴各有特色。

    马红霞最后端上来两条鱼,一条清蒸石斑鱼,一条是油泼大黄鱼。

    她说道:“你们领导真好,还给送了好几斤的大海参,等我收拾一下晾干,以后给小魏老师早上煮到粥里,做海参小米粥吃,我听街里人说,这个最有营养了。”

    得益于未来发达的网络,钱进对生育上的一些常识有所了解:

    “没必要那么多营养,否则容易怀大孩子,到时候生育起来费劲,恐怕还得剖腹产。”

    这就超出其他人的理解范围了,钱程满头雾水的说:“人家都喜欢要大孩子,老四你怎么还不想要呢?”

    妇女们都懂其中道理。

    马红霞说:“大孩子哪里那么容易生出来呀?”

    钱进招呼众人吃饭:“来来来,咱们吃饭,小魏老师的饮食以后我来解决。”

    钱夕看到自家老弟对媳妇的温情很感动,拍了陈寿江一把:“跟我弟弟学着点!”

    正在倒酒的陈寿江一愣:“你还要再生啊?行,那我学学他怎么伺候孕妇、怎么伺候月子。”

    钱夕气的翻白眼:“是让你学学他对媳妇的好。”

    陈寿江嬉皮笑脸的把酒杯递给她:“好好好,媳妇你先喝……”

    钱夕叹了口气。

    还是老钱家的种好。

    钱进将两条鱼分到两边。

    马红霞的厨艺进步很快,她现在海鲜做的已经像模像样。

    就拿清蒸石斑鱼来说。

    鱼头鱼身完整,鱼肚子轻轻翻开,露出雪白细嫩的鱼肉,上面铺着细细的姜丝和葱段,淋着滚烫的清亮酱油汁,香气扑鼻。

    这次还送了海滨市特产的各种蛤蜊,花蛤蜊辣炒,文蛤则搭配豆腐做了一盆汤。

    汤色奶白,表面飘着翠绿的小葱花和香菜末。

    一勺子舀下去,汤里是吐尽了沙的肥美蛤蜊和嫩滑的卤水豆腐。

    钱进精神抖擞,今天算是可以大开杀戒了。

    在安果县的日子里,他虽然私下里会偷偷吃个香肠肉罐头之类的东西,但全是预制菜。

    这东西味道调的很好,可天天吃还不如吃馒头配咸菜疙瘩呢。

    奈何农村条件不行,他要配咸菜疙瘩吃饭是用玉米饼子。

    而玉米饼子已经是好东西了,农民舍不得吃,都是换了更便宜的高粱来填肚子。

    这段时间下来,他感觉自己嗓子眼身经百战,如今深喉不在话下。

    钱进落座,面前很快堆满了剥好的蟹肉和虾仁。

    魏清欢心疼丈夫,钱夕心疼小弟,一个给他剥螃蟹,一个给他剥大虾。

    钱进示意两人吃自己的饭,魏清欢摇摇头:“螃蟹是寒性的,我怀孕了不能吃。”

    钱进才不信这个:“别吃蟹黄蟹膏就得了,蘸着姜汁吃点蟹肉,这是高蛋白,没关系的。”

    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大块沾着姜醋汁的蟹肉送进魏清欢嘴里,又自己来了一口。

    现在正开始进入吃螃蟹的好时节。

    韩兆新给他送来的都是精挑细选的优质梭子蟹,蟹黄顶盖肥,大小跟儿童巴掌似的,色泽橙红,鼓鼓囊囊。

    他啃了一口蟹黄。

    鲜香无比,绝不是预制菜能比的。

    再来一口蟹肉,肥嫩肉块咸鲜可口,肉质紧实弹牙,吃的好不满足。

    苦日子算是熬到头了!

    钱程冲他举杯:“来,老四,你这些日子辛苦了,大哥敬你一杯!干了!”

    啤酒冰凉,带着麦芽的清香和微微的苦涩,一入嘴顿时冲淡了海鲜的腥味,带来一种别样的清爽畅快。

    “快尝尝这油焖大虾,”马红霞特地给钱进找了一只最大的虾,“试试嫂子的手艺这两个月来有没有进步。”

    钱进咬了一口,对她竖大拇指:“行啊,嫂子,你手艺厉害,等我们的饭店开起来,请你过去当大师傅。”

    马红霞笑道:“快拉倒吧,请我过去给大师傅打杂,人家都嫌我手脚不利索。”

    钱进说道:“那不可能,另外我是认真的,大嫂。”

    “突击队后面回来就要开饭店了,到时候你去教几道西北菜,咱饭店要弄几道特色菜。”

    马红霞愣住了:“啊?你认真的?”

    钱进说:“无比认真。”

    “后面的事后面说吧,”钱程给自家弟弟满上酒,满脸感慨:“我前后两次下乡抗旱工作了十天,累的腰酸背痛,折腾的回来养了好几天才康复。”

    “老四,你这次真是受苦了。”

    钱进摆摆手:“我没事,农民才是真受苦。”

    围绕着乡下抗旱的话题,一行人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