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商队 (第2/3页)
指定地点隔离一天以上。
商队刚到,温故就收到了消息。
第一个到达的,是盛氏家族的商队。
“盛家如今掌权的一辈,主要有两人,盛丰、盛稔,据说两人皆是精明干练、行事果断之人,如今投靠董阀。”
温故回想着关于盛家的信息,也让程知和何小弟多了解。
正在抄录文书的何小弟停笔说道:“岁丰年稔?莫非他们是卖粮食的粮商?”
“盛和粮铺,听说过吗?”温故问道。
何小弟摇头。
程知很快在记忆中找到:“我们那儿有!以前书院所在的城里有盛和粮铺,我老家那镇上也有!”
他老家那个小镇紧邻河道,来往运货的船只很多,有时候会在那里停留。运粮食当然也方便。
程知回想起当初镇上曾流传过的故事,说道:“听说盛和粮铺的东家,祖上也只是农人,然而短短几十年就成了大粮商!气运极好!”
何小弟闻言,露出佩服羡慕之色。
论身份,士农工商,商贾地位确实低一点,但也看跟谁比!
程知、何小弟,他们两人读书都是全家拼死拼活供养,远比不上那些富裕之家。
温故只是笑了笑:“民间传言听听就算了,别太当真。”
盛和粮铺什么时候出现的?
是朝廷政策松动,出身商贾之家的人可以应试为官的时候!
在那之前,盛家声名不显,但其实祖上也不是普通的“农”,人家是大地主!
盛家发达绝不止百年!
商人身份不能科举应试的时候,盛家就是“农”。
钻户籍漏洞,绕过工商异类的“身份隔离”,联结士人,获得更多权力,或许早就在做了!
而一旦朝廷对商贾政策从“全面禁止”到“有限开放”,商户子弟能应试了,各地的盛和粮铺也就光明正大出现了,并快速占领市场。
名声也经营得不错,还有“普通农人依靠自身拼搏和气运成为大商人,后代科举入仕”的励志故事在民间传播。
关于盛氏家族的这些信息,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