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天才少年,青云计划!每天764万,坪效14.7万元! (第2/3页)
全网。
“卧槽!一年270万?抵我20年收入!”
“听说入职当天,立马就送了价值200万的代步车。”
“森哥从来不玩虚的,对人才最好的尊重:狠狠砸钱!”
“剑桥大学的谈林鹭也很牛,起薪230万。”
“你们看昨天的报道没?一帮欧美的微电子工程师都进了天工科技,少说有几十人。”
“建议天工科技把保密问题做好,千万别让商业间谍钻了空子。”
网友也算操碎了心,在评论区里为陈延森出谋划策。
与此同时。
陈延森坐在办公室里,听着天工科技人事部总经理孟欣颜的工作汇报。
“当前一共录用了327人,其中博士占比 45%,有海外研发经验的占30%。
另外,李道鸣和谈林鹭已经办完入职手续,今天上午刚去存储芯片研发部报到。”孟欣颜说道。
她顿了顿,接着补充:“网上关于保密问题的讨论我们也关注到了,安保部门已经制定了新的管理方案,所有研发人员入职前需签订保密协议,办公区实行分区权限管理,电脑禁止外接设备,就连实验室的垃圾都要经过专项处理。”
陈延森嗯了一声,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递给孟欣颜:“还有欧美工程师的背景调查,让安保部联合第三方机构再核查一遍。对了,把青云计划对外公开吧。”
“好的老板。”孟欣颜点头应下,随后转身出门。
一个小时后,森联资本官微发了一条动态。
首次公布了青云计划的详细内容。
海报上标注着极为醒目的文案:青云直上,技塑未来!
说白了,青云计划即天才少年计划。
不看学历、不分国籍,只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微电子工程等领域拥有一技之长,一旦选中,年薪最低200万,配车配房。
50亿专项研发资金、核心人员自主立项权、最高30%项目收益分成、失败项目容错机制,甚至还包含了丰厚的股权激励政策。
当然,难度也不是一般的高。
要知道,经过层层筛选,到目前为止,也只有李道鸣和谈林鹭两人成功入选。
“年薪200万?纯现金啊!阿狸P9也没这么高的收入吧?”
“别看了,跟我们这些普通人没关系,全国只选了一个李道鸣。”
“特么的!后悔没听老师的话,原来书中真的有黄金屋!”
网友们越想越心酸,一脸羡慕。
……
……
陈延森在下班后,让黄伯翔去了一趟星源科技总部。
这座产业园的面积高达120万平方米,自然比森联科技园大得多,但此刻园区内的地面建筑,才堪堪盖完一小半。
恐怕等梁劲松把28纳米工艺制程的良品率提升到95%,眼前的产业园都很难完工。
陈延森摆了摆手,示意老黄回家。
“老板,呃哪个家?”黄伯翔挠了挠头,讪笑着问道。
“随便,都行。”陈延森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这也能随机吗?
老黄暗自咋舌。
这时,陈延森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随即点在了接听键上。
“你小子就不能安分点?灯塔国把投诉电话都打到燕京了。”李青松笑吟吟地批评道。
只是这说话的口气,却像在鼓励,又透着几分得意。
以往都是华国科学家往欧洲、往北美跑,头一回遇到丹尼尔·斯金纳这种人,嘴里喊着要改国籍,着实让李青松暗爽不已。
从表面来看,华国无非是多了一名外籍科研人员而已。
但从大方向而言,这说明华国在经济、科技和学术方面的建设,获得了海外科学界的认可。
“李先生,实在抱歉,没想到天工科技这次招聘竟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以后我一定多注意影响,适当缩减外籍工程师的招聘比例。”
陈延森故意这样说道。
“那可不行!”李青松畅然一笑:“那个丹尼尔想入籍?回头你让孟远志去安排,对于这种高端人才,咱们总归要给予点特殊照顾。”
“好的,李先生。”陈延森靠在椅背上,爽快应下。
他心里清楚,李青松这明显是想给灯塔国添点堵、上点眼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