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新发现 (第2/3页)
破译的电文里,还真藏了一个秘密,跟郑思定猜的差不多,这一批宝藏最初有十六辆军车,后来随着战事吃紧,六辆车上的物资被藏在了西峰乡的山洞里。为了方便以后寻宝,电报里还记载了精确的经度跟纬度标……
虽然过去了几十年,有些乡镇的名字已经换了,但坐标不会骗人,只要按照这个位置找过去,肯定会有所发现。
青铜器在文物中可是货真价实的重器,珍贵的如青铜剑,编钟,每一次出土都能让人梦回春秋战国,如果能够发现一些,带有铭文的青铜鼎,那就回到了商周,甚至更早的历史。
在竹简普及之前,一般都是在甲骨上刻字,遇到了重大的事情,才会铸造青铜礼器,并且在上面篆刻铭文。
现在面对六卡车青铜器的线索,厉元朗的心狠狠的动了,如果能够把这些宝藏都找过来,并且都放在瑞丰县的博物馆里,那么瑞丰县绝对能够名扬华夏,甚至享誉全球。
就在厉元朗准备做点什么的时候,叶子胜轻轻的咳嗽了两声:“元朗,这件事很大,也很重要。我个人的建议是,让慕容厅长先跟省文物局的打个招呼。”
“当然,为了防止走漏风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可以让瑞丰县的公安,先封锁坐标位置的山洞。”
竹青贞考虑的更多:“让省文物局,省博,以及研讨会方面,各派一个工作人员盯着,到达位置后,记得拍摄当地的画面。”
“对,就这样做,把这次宝藏发掘当成了一次特殊的考古,我们县全力支持。”厉元朗立刻赞同,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谁知道山洞里还有没有东西。
再说了,这边人多嘴杂,如果谁往外发了短信,被人捷足先登了,到时候瓜田李下,还真说不清。
所以竹青贞跟叶子胜提的方案,是最稳妥的方案!如果宝藏还在,大家伙都能分功劳。作为首先发现线索的瑞丰县,并且已经派人守住了现场,获取这批青铜器的概率非常高。
哪怕最终交给了省博,那瑞丰县也要记首功,毕竟瑞丰县的确出力了!
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