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二一章 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二一章 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第3/3页)

这才不过是刚刚开始,今后相应的事情只怕更多。

    本来沐英他们所干的事儿,就已经是足够让很多高丽人,为之心头震动了。

    这个时候听到了沐英所说出来的这些话后,一些似乎被隐藏在血脉深处的东西,一下子就涌现了出来。

    结合着沐英他们先前所做的事,和历史相互交织回荡,令他们心头巨震。

    尤其是对方没有说大明,而是说的强汉。

    那这事儿,就有更多令人可以遐想,且为之感到震动的地方了。

    他们今后,都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在面对大明时,绝对不能够有任何的掉以轻心,任何的不恭敬!

    这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不约而同的在高丽国王王瑶,以及新上任的辅政大臣李成桂,还有更多的高丽群臣心里面产生的念头。

    这一场祭祀,对他们所产生的震动,简直要比在此之前的加起来都还要大。

    一阵微风拂过,推吹动节杖,吹动着招魂幡。

    似是蔡斌等大明使者,在天之灵在欣慰的笑。

    又似千年之前,汉朝的那些先贤,在此时隔着时空,给出了回响……

    ……

    “上使,小人有个不情之情,还请上使成全。”

    三天之后,高丽这边已经稳定住了局面,成功取代李仁任成为辅国大臣的李成桂,来到了沐英等大明使者居住的地方。

    一番的寒暄之后,李成桂望着沐英,显得有些忐忑的开了头。

    “既是不情就请,那便不必说了,说出来反而为难。”

    沐英的话,一下子就将李成桂给噎了个半死。

    显然是没有想到,沐英居然会这样回答,直接把他给整不会了。

    “那个……也不算是不情之请。

    是下臣这几日为上使所折服,对上使所作所为,特别的佩服,心生景仰。

    所以便想要拜上使为义父,还请上使成全。”

    在边上的平安,听到李成桂的这话,顿时目瞪口呆。

    他转头看看李成桂,这家伙的年龄,看起来至少也要比文英哥大十岁吧?

    结果这个时候,居然想要拜文英哥为义父?!

    这家伙……到底是怎么想的?

    好厚的脸皮!

    不仅是平安,作为当事人的沐英,在听了李成桂所说的话后,也同样是面色一变。

    “虽然上使比我年幼,可是观上使所作所为,能力却是我所不能及的。

    自从遇到上使之后,我是越接触越觉得上使亲切,就像是我的父亲一样。

    这几天,也从上使这边,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这些,只有在我父亲身上才体会得到。

    所以便起了这样的心思,还请上使成全。

    孩儿肯定会对义父恭恭敬敬,绝对不敢有任何的无礼!”

    李成桂说着说着,就已经对沐英称呼起义父了。

    这样的作为,看的平安是目瞪口呆,有被惊到。

    还能这样操作?

    这高丽人……当真够无耻!够不要脸的!

    这些家伙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怎么能有这样厚的脸皮?

    文英哥肯定不会答应的!

    没看文英哥此时,同样也是一副见鬼的神情。

    再说,这李成桂现在的身份地位,也不一般,已经成为了他们这边的辅政大臣。

    在这种情况下,再让文英哥收他为义子,那有些事儿上终究是不太好做。

    “好,既然你这般诚心,那我便收了你这个义子。”

    片刻之后,沐英望着李成桂开了口。

    已经不抱什么希望的李成桂,闻听沐英此言,登时又惊又喜。

    他二话不说,直接就跪在了地,对着沐英梆梆的磕头,行大礼。

    口中呼喊:孩儿拜见义父。”

    这样的一幕,直接就将平安给看懵了。

    心情别提有多复杂。

    不是……文英哥居然同意了?

    他居然收了这么个儿子?

    关键是,这个义子的身份,还是如此之特殊。

    这……文英哥到底是怎么想的?

    其实,沐英看着这个比自己还有大的儿子,心情也同样是很复杂。

    只觉得腻歪。

    可是,谁让他前来时,义父曾有言,说事成之后,李成桂若是要认自己为义父,那就让自己将之给答应下来,收了这么个义子。

    既然义父有言在先,那这个时候,他肯定是要收的。

    当然,相对于这个时候,收了这么一个义子而产生的别扭,沐英心里面更多的,还是对自己家义父的神机妙算,感到的震动。

    自己家义父,当真是神了。

    他是如何知道,这李成桂如此不要脸,在事成之后,会想要认自己为义父的?

    想不通!

    是真的想不通!

    ……

    “父皇既然准备对北元王庭动手,那西南的梁王那边,也不能无视。

    需要提前派人,做出相应的准备。”

    武英殿里,太子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

    “那按照标儿你所想,让谁过去比较合适?”

    若是别的朝代的太子,听到当皇帝的这么问,心里面肯定会有很多的联想,犹豫。

    可朱标不会,他太清楚自己父皇对自己是怎么样的。

    他显然心中已经有了人选,闻言倒也没有什么迟疑,开口道:“孩儿觉得,永嘉侯朱亮祖,就很不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