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1969 (第3/3页)
说的对,”基辛格最终说道,声音低得像耳语。“也许你的那种危险,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一个能让棋盘上的棋子,暂时停下来的危险,希望河内相信你,就像总统相信你一样。”
谈判不在万国宫,这次的谈判在日内瓦郊区的一座无名别墅,全程没有对外公开,这是一处秘密会谈的地点。
河内不想公开,华盛顿同样不想公开。
谈判已经进行了数周。
谈判的时候,只有河内的代表阮文孝和林燃二人在房间里。
基辛格和他的团队在另一间屋子里,通过监听设备紧张地关注着,他们在等待关键的让步,等待着典型的外交辞令。
不过好像这些都没有出现。
林燃从不谈论军事部署,不谈论政治立场,只谈论那些被华盛顿政客忽略的细节:被凝固汽油弹烧焦的村庄,失去孩子的母亲,疲惫的士兵。
阮文孝起初对此感到不解,甚至有些不屑。
但在林燃一次次真诚的陈述下,他开始倾听。
伦道夫用阮文孝能理解的语言,谈论结构性暴力,谈论帝国主义逻辑如何将每一个个体都变成无助的牺牲品,无论他们是阿美莉卡士兵还是百越农民。
最后一天,阮文孝没有使用任何外交官的惯用语,他的声音低沉而嘶哑,像是从遥远的战场传来。
“你说的对,教授。”他看着林燃:“我们和你们,都不过是历史车轮下的人。
我们是为了生存和解放而战,你们是为了一个被灌输的理念而战。
但最后,我们流的血,是同一种颜色。”
林燃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阮文孝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这是他的日记本,记录着他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思考,和河内的反复沟通。
他用笔在上面写下了一行字,然后撕下那页,递给了伦道夫。
“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线。”阮文孝说道,声音里没有任何胜利者的骄傲,只有深深的疲惫:“我们同意,只要你们分阶段、有时间表地撤出所有部队,我们将释放所有战俘,我们不会要求战争赔款,但你们必须承认我们国家统一的权利。”
这是一份超出华盛顿预期的协议。
没有复杂的条款,没有花哨的修饰,只有最核心的、关乎生死的几条。
林燃超常完成了任务。
“抱歉。”林燃脸色阴沉,低声说道。
随后他接着说道:“谢谢你,先生。”
阮文孝摇了摇头,然后缓缓站起身,走向窗边,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
“不,”他轻声说,“我们都在感谢你。”
监听设备传来了沙沙的杂音,接着是林燃和阮文孝那段简短的对话。
当林燃轻声说出“谢谢你”时,基辛格猛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双眼紧盯着那台机器。
另一位白宫年轻的助理满脸疑惑地看着他。
“亨利,他们达成了什么协议?”助理问道,他听到的信息非常模糊。
基辛格没有回答,他预想过无数种可能:关于军事部署的讨价还价,关于停火线的针锋相对,甚至是关于战后赔款的争执,但他从未想过,会是一份如此简单的协议。
“没有赔款,没有复杂的条款,甚至没有一个字提及胜利,”基辛格自言自语,声音里充满困惑:“教授居然成功了?不愧是教授。”
他大步走到林燃所在的房间门口,但没有推门进去。
华盛顿的椭圆办公室,电话铃响时,尼克松正独自坐在办公室里。
他没有让任何人进来,因为他知道,这通电话将决定他第一个任期的走向。
“亨利,”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告诉我。”
基辛格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语调比平时更加紧绷。他尽可能地用冷静、理性的语言,描述了伦道夫带回的协议。
他强调了协议的核心内容——阿美莉卡全面撤军以换取战俘释放和国家统一的权利。
尼克松听着,紧锁的眉头越来越深。
“你再说一遍,亨利,”他打断了基辛格,“没有赔款?没有确保南越地位的保证?没有荣誉?”
“总统先生,这是教授的协议,一份只有教授能做到的协议。”基辛格的声音有些无奈。“它超越了我们惯常的政治逻辑,他不是去谈判胜利,他是在争取停止。河内方面显然被他的方式打动了。”
尼克松紧锁眉头,思索许久后缓慢说道:
“这是一份和平协议,一份我们无法拒绝的和平协议。告诉媒体,我们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
让亨利去准备新闻发布会。
告诉所有人,我们正在把我们的男孩们带回家。”
阮文孝终其一生都以为林燃的抱歉,意思是为阿美莉卡给百越造成的伤害道歉。
林燃一体两面,教授的这一面靠着真诚打动了河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另外一面,则绝不会这么简单就让战争结束。
林燃为自己的另一面而感到抱歉。
教授做到了让战争停止,那么V要出马让战争继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