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9章 林燃的作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39章 林燃的作用 (第3/3页)

月30日,北越的春节攻势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而来。

    北越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袭击了西贡、顺化和多个阿美莉卡基地,甚至短暂攻入阿美莉卡大使馆。

    白宫分析室里,来自一线的情报堆积如山。

    林登·约翰逊总统站在地图前,脸色铁青,盯着屏幕上实时传回的电视画面:燃烧的街道、倒下的士兵,以及新闻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的低沉报道:“这场攻势证明了战争的僵局”。

    攻势虽在军事上被击退,但造成超过4000名美军伤亡,并通过媒体直击美国本土,林登·约翰逊的民意支持率暴跌至26%,党内反战声音如麦卡锡这般汹涌。

    这不是单纯的战场失败,而是地缘政治的转折点:北越的韧性依赖苏俄援助,而攻势暴露了阿美莉卡的脆弱,如果不反击,冷战中的信誉承诺将崩塌,让苏俄更占优势。

    现在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局面,推动战争民调暴跌,妥协,冷战局势小崩。

    因此在分析室里,林登·约翰逊恨不得给麦克纳马拉来一刀,不是你要亲自下场,我们会到今天这样的窘境?

    林登·约翰逊召集紧急会议。椭圆形办公室内桌上就两种材料:盖洛普民调数据和关于苏俄援助的评估。

    “各位,”约翰逊开口道,声音沙哑而疲惫,“春节攻势让我们损失惨重。

    国内,那些反战分子在街上游行,国会预算辩论中甚至驴党人开始转向。

    苏俄是幕后推手,他们援助河内,却不愿直接卷入,我们没有时间再缓慢推进了,教授的提议必须现在马上执行。”

    林燃赫然在列,他点点头:“总统先生,攻势后的现实是我们的杠杆。

    你的支持率已跌至谷底,党内分裂让连任无望,这反倒能让您在国际上显得无所顾忌。

    通过模拟核警戒,我们创造不确定性,相信我,克里姆林宫会理性计算成本。

    让他们觉得白宫是疯子,从而施压北越短期停火,以换取我们在军备控制上的联动。”

    麦克纳马拉说:“是时候了。”

    腊斯克则无奈叹息。

    罗斯托则说:“总统先生,我们没有时间再犹豫了!”

    大家互相之间交换眼神。

    最终,林登·约翰逊深吸一口气,内心下定决心:攻势的冲击已让他别无选择,这不是鲁莽,而是无奈的选择,利用弱势转强势,或许能迫使莫斯科调解。

    这回不是林燃自己说自己从来不会失败,而是林登·约翰逊在内心默默祈祷,这一flag能成真了。

    教授,你的不败金身要是破了,我就只能灰溜溜下台了。

    “好吧,我们实施,教授,你作为全权特使,去日内瓦谈,我们先启动威慑。”

    2月中旬,美国开始了极限施压。

    国防部下令B-52轰炸机在太平洋上空进行模拟核警戒演习,路径有意接近苏俄远东边境,雷达信号有意泄露。

    约翰逊在公开讲话中暗示“所有选项都在桌上”,虽未明说核武器,却让外交渠道沸腾。

    苏俄的外交抗议随之而来,但情报显示,莫斯科内部开始评估风险:列昂纳德不愿因越南而冒险,尤其攻势后北越的进攻虽大胆,却暴露了后勤极限。

    3月初,林燃抵达日内瓦。

    日内瓦初春的景象无法缓解谈判的紧张氛围。

    被派往日内瓦和林燃见面的是柯西金,他是此时苏俄三驾马车里的温和派。

    本来去年要和林登·约翰逊在葛底斯堡谈的。

    当然苏俄方面派柯西金和林燃谈,这已经是国务卿或者总统待遇了。

    如果白宫来的是一般资历的全权大使,哪怕是罗斯托,那么苏俄也最多派库兹涅佐夫来谈。

    柯西金的神情很是疲惫,显然他也被最近的核威慑局势骤然紧张弄的疲倦万分。

    “柯西金先生,”林燃开口道,“春节攻势后的局势已不可逆转。

    总统的国内压力,包括民意崩盘和党内挑战,让他已无政治约束。

    如果北越不让步,我们将考虑极限选项。这不是威胁,而是现实:苏俄的援助维持了河内的抵抗,但升级风险会威胁到所有人,总统先生已经几近疯狂。

    你们比我更了解林登·约翰逊,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柯西金听着这口标准俄语,思绪一时间没有回到谈判内容上,要不是外面的阳光和建筑风格提醒他,他会以为自己在克里姆林宫开会呢。

    柯西金点燃一根烟,心理中权衡:阿美莉卡的威慑大概率是虚张声势,但约翰逊的困境却是切实存在的。

    攻势证明了北越的决心,却也耗尽资源。

    如果真的把约翰逊逼疯,局面失控,苏俄真的能够承担这样的代价吗?

    苏俄的软弱性在这种时候体现得一览无遗。

    正如罗斯托在林燃乘坐专机离开华盛顿之后,他和林登·约翰逊共同在机场上看着远去的专机幽幽道:“总统先生,相信我,苏俄一定会妥协!”

    片刻后他又重复了一句:“一定会!不妥协不是苏俄人。”

    柯西金回应道:“教授,我们支持北越方面自卫,但和平符合共同利益。

    我们可推动巴黎接触,促使河内停火,但条件是阿美莉卡需要承诺撤军,并且不干涉东欧。”

    谈判自然没有那么简单,整个谈判持续了足足十五天时间。

    林燃在给白宫的电报中显示:“他们开始松动,攻势让克里姆林宫计算成本,我们的施压起了作用。”

    随后,克里姆林宫方面最终拍板决定,敦促河内停火。

    双方代表共同在日内瓦签署为期一年的停火协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