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八章 赵俣的儿子们正式进入官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三百零八章 赵俣的儿子们正式进入官场 (第2/3页)

次排序都要勾起那些不好的回忆。

    当然,这也是因为赵俣的儿子实在太多了,排序太麻烦。

    于是,赵俣的儿子,只排到了第十四位,再就没往下排了,至少赵俣没再给他们排,而是让他们以年纪和出生时间自己比大小。

    如今,赵俣的这些年纪比较大的儿子,最大的,像是他的长子赵衍,已经十五岁了,其他的,有几十个十四岁的,还有大几十个十三岁的。

    赵俣本着锻炼自己的儿子的目的,将他们中有从军意愿的全都带了出来。

    不过,赵俣并没有将自己的儿子全都带在自己身边,而是让他们匿名分散进入各支军队,从小兵做起。

    值得一提的是,赵俣的一些儿子,早在出阁时,就选择了去武院深造,像是赵衍、赵修、赵达、赵棣、赵威、赵进、赵擎,他们已经掌握了很高端的军事技能,并且已经有了一些匿名从军的经验,这再让他们从小兵做起,就有些大材小用了,所以,他们基本上都已经做到了基层军官,也就是,或是当个指挥使,或是当个低级监军。

    赵棣就因为在武院和在神机军“实习”时,表现得特别优异,而在此次调到西辅军之后,成了西辅军神机营的代理指挥。

    何灌和徐徽言知道赵棣是皇子,他母亲还是赵宋王朝最伟大的发明家麻晓娇,还因为赵棣是真正懂火器的将领。

    作为赵宋王朝的大将,何灌和徐徽言肯定知道火器的厉害,见识过那种能左右战局胜负的大杀器,他们肯定想拥有。

    于是,何灌和徐徽言特意将赵棣挖过来,专门为赵棣建了一个神机营,还给赵棣的神机营配了一些李琳铳、虎蹲炮、没良心炮、一窝蜂火箭之类的火器,把这场戏演足。

    至于西府军没有真正的大炮,他们的神机营其实并不算太强?何灌和徐徽言不急,他们相信,凭赵棣的背景,给西府军搞到一些真正的李琳炮,绝对没有问题。

    就在西府军接到命令,要去夺取居庸关之际,徐徽言把何灌的儿子何藓找来,对他说:“幽州之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峦复障,中有五关,只居庸关可以行大车,通转飨,此关险扼南北,山峻谷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昔燕京为都,此关若盾,外拒胡马之窥,内固京畿之安。敌若越居庸,则燕京无险可恃,烽烟直抵阙下。故历代重兵戍守,非独防边,实卫根本也。”

    顿了顿,徐徽言又说:“居庸关之险,天造地设。两山夹峙,中为通衢,石崖壁立,溪涧横流。一夫据隘,虽万卒莫能前。昔秦末,匈奴尝欲南侵,至关下,见其险,竟不敢越。汉初,陈豨反,引兵欲攻燕,途经此关,守将凭险拒之,数月不能克,终败走。盖其地,非唯山高,更有溪谷为阻,进退皆难,故自古称难攻之塞也。”

    何藓这个憨憨,完全听不懂徐徽言跟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见此,徐徽言暗自摇头,他有点想不通,何灌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会有一个纯武夫的儿子?

    没办法,徐徽言只能直截了当地跟何藓说:“你去神机营找四皇子,跟他说居庸关之重要及险要,再跟他说,若不能夺取居庸关,燕京危矣,请他搞几门大炮来,确保此役万无一失。”

    这何藓才明白,敢情是他爹和徐都监想要李琳炮,自己又要不来,便想找赵棣想办法。

    何藓心说:“这点事,绕这么大弯子作甚?”

    何藓摇摇头,然后去找赵棣,将徐徽言的话说给赵棣听。

    赵棣的伴读吴璘听了,劝赵棣:“殿下,这居庸关至关重要,不容有失,若不能教他弃关投降,真要强攻,无大炮相助,以此关之险要易守难攻,我西府军只怕要有巨大伤亡。”

    ——当初,张纯将岳飞找去给她儿子赵樘当伴读了之后,另外四女逼张纯也给她们的儿子找好的伴读,不然跟张纯没完,没办法,张纯就给赵棣找了吴璘和胡铨当伴读。

    胡铨也劝赵棣:“今值收复燕平之地完成大一统关键时刻,料想陛下断不会舍不得几门大炮,殿下或可一试也。”

    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