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六章 赵俣赢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三百零六章 赵俣赢麻了 (第2/3页)

陛下出禅位诏书,及教燕京九大王等迎接新君圣旨,保我大辽社稷不绝。”

    耶律延禧依旧沉默不语。

    见此,耶律胡卢瓦催促道:“陛下能定计,则宗社长安;不能定计,则恐不免于颠覆。宗社之安危,在陛下今日。”

    略作停顿,耶律胡卢瓦继续劝道:“陛下若早定计,以臣观之,若前线溃败,我大辽大军不在,彼时,陛下再想传位亲子,无益也,大宋岂会救已无利用价值大辽?”

    一旁的太保萧特母哥也劝道:“女真已吞并我大辽大半疆土,五京夺其三,大宋先夺西京,又对燕平地区势在必得,陛下已困于大宋,我大辽唯望晋王卧薪尝胆、重振朝纲。陛下若能以社稷为重,禅位于晋王,或可保我大辽一脉不绝,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顿了顿,萧特母哥又说:“晋王,陛下亲子也,血浓于水,且天性纯孝,他日若能重振我大辽,岂会不孝敬陛下?”

    其他辽国大臣也都在劝耶律延禧,可耶律延禧就是不说话。

    躲在门外的萧奉先有些心急。

    这时,李处温走了过来,将一道檄书交给萧奉先。

    这道檄书是金国给辽国的檄书,上面多有不逊言语,指斥耶律延禧昏庸无道,李处温压低声音说:“不若以檄书进呈,用激圣心,冀得求言之诏亟下尔。”

    萧奉先从之,让人将檄书交给耶律胡卢瓦、萧特母哥等人,让他们拿给耶律延禧看。

    耶律延禧接过一看。上写:

    大金元帅府下所部檄书:

    辽主阿果,昏庸暴虐,失德丧邦。沉湎酒色,滥杀忠良,不修德政,民怨沸腾。自恃天命,屡启边衅,祸及邻邦,实乃苍生之蟊贼。

    我大金奉天承运,兴师问罪,惟诛首恶,以安万民。凡辽地官民,若能认清天意,弃逆归顺,即官复原职,军民安堵,轻徭薄赋……

    耶律延禧看完檄书,果然涕下无语,只是说:“休休,卿等晚间来商量。”

    对于大臣们的用意,耶律延禧心里很清楚,知道他们这是在给他施加压力。也是在告诉他,不仅赵宋王朝要废掉他这个辽国的皇帝,金国更是不会放过他。

    而从金人檄书中可以看出,金人的入侵,很明显是针对着他而来的,他想逃避责任都不可能。

    辽国大臣又暗示耶律延禧,禅位并不是推卸责任,恰恰相反,禅位是勇于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

    ——耶律延禧此时禅位,其实质就是引咎辞职。

    为稳定朝廷和民心,为保全大辽帝国的社稷江山,耶律延禧已别无选择,只能禅位。

    关键,耶律延禧已经看明白了,所有人都把他抛弃了,他要是不体面,肯定有人帮他体面。

    稍稍平静了一些,耶律延禧开始跟辽国的一众大臣讨价还价,比如他禅位的原因,是身体病了,不是昏庸无能;比如他禅位以后,要称他为太上皇帝;再比如,诏书中要有他之所以禅位,是因为上承天意,次安宗庙,下为百姓,是为辽国上千万生灵做出的巨大牺牲,等等……

    对此,一众辽国的皇室、宗室、大臣全都答应下来,同时,连逼迫,带恐吓,再威逼利诱。

    如此种种,到底是让耶律延禧写下禅位给耶律敖卢斡的禅位诏书。

    禅位诏书全文如下:

    “朕以不德,获奉宗庙,赖天地之灵,方内乂安,十有二年。恭惟累圣付托之重,夙夜祇惧,靡遑康宁,乃忧勤感疾,虑壅万机。断自朕心,以决大计。皇子敖卢斡聪明之质,日就月将,孝友温文,闻于天下。宜从亲王,付以社稷。天人之望,非朕敢私。皇太子敖卢斡可即皇帝位,凡军国庶务,一听裁决,予当以太上皇号退居旧宫。予体道为心,释此重负,大器有托,实所欣然。尚赖文武忠良同德协心,永底予治。”

    耶律延禧看了看诏书,在诏书的结尾处写上:“依此,甚慰怀。”

    同时,耶律延禧又在给燕京的辽臣的诏书上签了字。

    至于用玺的事,就用不着耶律延禧了,辽国的传国玉玺早已经被赵俣交给萧普贤女保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