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一章 粉黛离间计,宋辽金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百九十一章 粉黛离间计,宋辽金皇帝 (第3/3页)

利他自己的话术都想好了,‘我是打猎的,又不是打仗的,我打不过赵俣,也打不过阿骨打,那我射杀野兽,这怨气不就发泄了吗?就当这只鹿是赵俣,那只鹿是阿骨打,我把那只虎当作宋军,把这群狼当作金兵,我一箭箭射出去,不就等同于在战场上击败了他们吗?’

    如此一想,耶律延禧的心境豁然开朗,仿佛找到了逃避现实、自我安慰的世外桃源。

    耶律延禧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箭无虚发,将那些象征着敌人的身影一一击落,让他的心境竟奇迹般地平和了下来,仿佛那连绵不绝的战火与纷争,都与他无关,他只是一个逍遥于草原之上的猎人,追逐着风与自由。

    于是,耶律延禧便开始了他逃亡生涯中的“狩猎疗法”。每当心中烦闷之时,他便悄悄率领亲信,深入茫茫草原,追逐那些无辜的生灵。箭矢划破长空,带着他的一腔怨愤,精准无误地射向目标。每当猎物应声而倒,他总会仰天长笑,仿佛那倒下的不是鹿或兔,而是令他闻风丧胆的赵俣与完颜阿骨打。

    就这样,耶律延禧边打猎、边向着辽中京逃去。

    沿途,耶律延禧目睹了因连年战乱而荒芜的土地,见证了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

    然而,这些景象并未触动耶律延禧那颗早已堕落的心。他只想尽快逃离这一切,找到他心中的世外桃源。

    总之,耶律延禧完全把列祖列宗沐雨栉风、艰苦创业的江山社稷抛诸脑后,整天就是逃跑,除此之外,就想打猎,别的什么都不管。

    得说,经历了被赵俣围困在燕京城的事,耶律延禧无师自通地变成了逃跑大师。

    早在很久之前,耶律延禧就吩咐萧奉先,时时刻刻给他准备两千匹一天能跑三五百里的宝马,把宫里的金银财宝打包,装了五百囊,以便他随时都能跑路。

    逃跑也就算了,耶律延禧还恬不知耻地跟左右说:“若有敌追来,朕有日行三百五十里马若干,我大辽又幅员辽阔,去往何处,皆不失一生富贵。所忧者,军民受祸耳。”

    耶律延禧自己怕死,不敢抵抗也就算了,偏偏他还说,他之所以不抵抗,是因为怕辽国的军民遭罪,他是为了辽国的军民着想,才不抵抗的。

    有识之士听了耶律延禧这不要脸至极的话之后,私相谓曰:“辽今亡矣!自古人主岂有弃军民而自为谋身计者,其能享国乎?”

    耶律延禧不但自己不抵抗,而且对于打了败仗的将领,也不处理。他觉得如果我处理了这些败将,就会把他们逼反。

    要是有将领打了胜仗,耶律延禧也不在乎,更不会奖励这些将领,因为我也没想主动抗击金军。

    反正就是,胜败由你去,我只管跑,只管打猎,只管逃避现实。

    如此一来,辽国的抗金战争,就失去了统一的部署,部队各自为战,在哪儿碰见金军就打一打,赢了就赢了,赢了朝廷也不给你记功,朝廷都找不着了,皇上不知道在哪座山里打猎呢,输了也没人处理你。

    在这种情况下,辽军兵将的战斗力就趋于瓦解了,他们都说:“战则有死而无功,退则有生而无罪。吾何战为?上既已遁,吾何不随之?”

    所以辽军兵将再无斗志,当年骁武凭陵的马上民族,现在一看到金军马蹄扬起的尘埃,就作鸟兽散。

    如此一来,就导致根本没有辽军去收复被金人夺取的国都辽上京,金人从容不迫地将辽上京搬空,同时快速占领了辽国的上京路。

    不久之后,耶律延禧逃到了辽中京。

    有人劝耶律延禧,赶紧召集人马,布置防线,他们对耶律延禧说,等金人消化了辽上京,一定会来攻打辽中京,他们还劝耶律延禧派使臣出使赵宋王朝,向赵俣求援。

    可耶律延禧就是不听,他只是将辽中京最好的宝物全都装好,又准备了三千匹快马,以便他随时逃跑,除此之外,他就只是打猎,自我麻痹。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

    偏偏在这个要命的时候,耶律延禧竟然又干了一件愚蠢至极的事……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