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9章 好大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19章 好大儿 (第2/3页)



    一旦东吴水师堵住西汉水,便可顺长江继续西进北上,直逼成都。

    李严赴任江州后,立时便于嘉陵江以南的渝中半岛另筑一城。

    此城左靠鹅山,北依嘉陵,南凭长江。

    东西宽长,南北狭短,周长十有六里,是为江州大城,也是后世再不变易的重庆主城。

    此城既筑,江州双城一南一北,占据战略要冲,扼守两江要害。

    大汉蜀中门户自此以后拥有了与曹魏襄樊防线、孙吴江陵防线一般无二的立体防御体系,并且完全控扼了蜀中枢纽水道。

    纵使吴军水师突破永安,也不可能直接绕过江州,直逼成都。

    这本是好事,无可指摘。

    但坏就坏在,李严给江州南城的东门命名为苍龙门,西门命名为白虎门,北门命名为玄武门,南门命名为朱雀门。

    这明显超越礼制的命名,让蜀中不少宫府重臣对李严非议日增。

    丞相却没有因此问李严之责。

    只跟朝中一众文武说,李严受先帝托孤之重,是忠臣良将,因为爱面子、好虚名才取如此大名,不过是一些唬人的虚名而已,无甚大碍。

    李严于是上书,说自己起这么些名字是给天子准备的,希望天子能移都江州。

    江州为益州枢纽,巴蜀门户,倘若天子移都至此,一能威慑四方,二能虎视荆州。

    朝廷将此议打回。

    但李严非但没有因此收敛,反而开始变本加厉。

    在江州南城筑成后,江州立体防御体系唯一的缺陷,就是南城西面有一条狭窄的鹅岭通道。

    李严于是在通道上增设关隘,在鹅岭上修筑卫城,名义是拱卫遥遥相望的江州母城。

    朝议再起。

    李严根本不是在防东吴,是在在防江州西北的成都。

    勉强还能说得过去。

    为防永安不测,抵御东吴嘛。

    但在朝议后,李严竟还不收手。

    他勘探江州地形,决定把鹅山以东,南城以西的渝中半岛最狭窄处挖空,挖出一条比襄阳护城河还宽还深的护城河。

    沟通嘉陵江与长江,使渝中半岛成为一座真正的孤岛。

    李严没有请示朝廷便准备动工。

    当他大征民夫的消息传到朝廷,朝中无人不惊,文武沸反盈天。

    丞相终于颁下教令,阻止李严。

    谁都知道襄阳有多难打。

    一旦江州成为襄阳一般的岛城,大军虽百万亦无尺寸立锥之地。

    那么吴军确实打不下江州,可汉军同样也打不下江州。

    李严但凡生出异心,蜀中的军事力量,便只能控制成都平原及成都西南的南中诸郡。

    至于广汉、巴郡、巴东、巴西、江阳、涪陵、白帝,甚至是汉中,全都要被李严事实上控制。

    有无叛汉之心尚未可知,但拥大军数万的李严,妄图独霸一方,另立中心,与丞相分庭抗礼的野心已是路人皆知。

    打那以后,不少人都劝丞相,李严腹有鳞甲,恐有割据不臣之心,希望丞相能把李严弄到别处去,不要再让李严都督江州重镇。

    或许是希望能借此事感化李严,让李严知道自己用心良苦,丞相还是没有听众臣之劝,使其留任。

    至天子亲征,李丰失期不至。

    丞相终于明白了,不是所有人都能靠他一颗赤心来感化的,有些人为了功名利禄,是真的可以从允文允武变得既蠢且坏。

    一路南来,刘禅偃旗息鼓,并未多作声张。

    李严虽为江州都督,但刘禅并没有遣任何人向李严通传西城、上庸得胜的消息。

    对于天子亲至江州之事,李严更是一无所知。

    当他从城门将军那里收到消息,说楼船将军陈曶已至,邀请他出城一叙时,他是不屑且愤怒的。

    “小子敢尔?!

    “纵其父陈到亲至,亦当主动弃船登城,求访于吾。

    “他何德何能,安敢邀吾至城外一叙?!

    “就因为他功封楼船将军?!

    “不见!”

    城门校尉悻悻离去。

    不多时,再度折返。

    “将军,少君也回来了!”

    “什么?!”李严既惊且喜。

    然而这惊喜稍纵即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