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一章:蔡邕:老夫穷怕了,一分钱都不敢动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百九十一章:蔡邕:老夫穷怕了,一分钱都不敢动啊! (第2/3页)

余财大量购买书籍和乐谱,以至于家无余财,甚至之前窘迫到不得不依靠董卓资助才能出得起嫁女儿的嫁妆。

    最终,忍无可忍的蔡昭姬强行“接管”了家中的财政大权。

    先前之所以蔡邕的食邑所得赋税,大司农署不是送入将作大匠府,而是径直送往皇宫,正是因为蔡邕的俸禄和食邑所得赋税,接收者都是宫里的蔡昭姬。

    若非蔡邕实在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否则蔡昭姬这个已经出嫁的女儿何必顶着世人的非议强行拿走蔡邕的工资卡呢?

    一本普通的16000字左右的《论语》,售价最低4000钱,就这还得是有渠道才能购买书籍。

    寻常寒门,哪怕凑出4000钱,都没有门路购买完整的一套《论语》,而豪强要想买到一整套《论语》,费尽心思疏通人脉得到购买的资格,还得再砸出去几万乃至几十万钱,乐谱更是有过之而不及。

    蔡邕编撰的解说琴曲的《琴操》,若是流入渠道之中,完整的一套至少要十万钱,这还不算疏通人脉的渠道费。

    而能让蔡邕这般琴棋书画全能的大儒动心的书籍和乐谱,自然也不是什么寻常之物,多是孤本或是某些失传书籍乐谱的残篇,比如几度失传的《广陵散》。

    《广陵散》真正意义上的乐谱,实际上从未失传,失传的是讲述《广陵散》乐谱中,不同段落的琴声中究竟该表达出何等意境。

    《广陵散》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

    指、小序、大序中从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到正声中聂政为父报仇时那白虹贯日的惊天动地和滔天杀意,再到乱声中聂政自毁其面和剖腹自杀时的壮烈激昂,以及后序中聂政之母为聂政收尸时的悲伤。(注1)

    有乐谱却无意境,只是空有韵而无神,算不得传承《广陵散》。

    唯有神韵结合,方才称得上是传承了《广陵散》。

    而这些孤本和残篇,没有一样是低于十万钱的。

    也就是陈留蔡氏虽然也算不上多么正儿八经的士族,这几代人里也只有蔡邕的叔父蔡质担任过卫尉,但家中的产业却是足够丰厚,否则蔡邕这性子,早晚带着女儿餐风饮露。

    所以,每个月蔡昭姬只会将足够蔡家日常开支的钱财送回家中,但这笔钱也会由蔡贞姬掌管。

    当然,蔡昭姬也不是完全不近人情,每个月她也会给蔡邕一笔两万钱的“零花钱”。

    蔡邕拿去喝茶饮酒绝对是绰绰有余,但若是想买孤本残篇,至少要攒个大半年才行。

    但蔡贞姬总觉得这件事必有蹊跷,自家老父亲定然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才会支开她,奈何蔡邕的理由太过无解,她无法反驳,不得不暂时离家。

    顾雍和王粲,前者本就准备趁着今日休沐,准备与一众太学的好友外出游玩,后者年纪尚小,留在府里也无妨。

    待府中只剩下蔡邕和王粲这对师徒,蔡邕的神色陡然一变,左右张望了一下,确认除了王粲外四下无人,竟连脚上的木屐都顾不上穿,赤着脚踱步而出。

    正捏着一颗枣子往嘴里送的王粲,只觉眼前一花,似乎有什么东西从他眼前“飞”过去了。

    王粲猛地侧过头,看见的竟是他老师模糊的背影,不禁顿时惊愕地瞪大了眼睛。

    那健步如飞的模样,这哪里像是个五十四岁的老人!

    而卧房内,蔡邕气喘吁吁,用袖子擦了把脸颊上的汗水,费力地挪开床榻上厚重的床垫,而在床垫和楠木卧榻中间,竟藏着一个不小的储物暗格。

    暗格中,赫然藏着数十枚黄澄澄的金块!

    每一枚都恰好一斤重,粗略算去,总值约有五、六十万钱!

    看着这堆金灿灿的宝贝,素来沉稳持重的蔡邕脸上竟泛起了异样的红光,眼中闪烁着近乎痴迷的光芒,咧开嘴,发出一阵低沉而满足的笑声,道:“桀桀桀,钱,都是钱,都是老夫的钱啊!”

    这些都是蔡邕背着两个女儿售卖了自己的著作《琴操》后所得的私房钱,而为了便于藏匿,他特意要求对方以支付黄金这种“上币”结算。

    蔡邕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